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在税收分配制度中采取了“两税三分”的原则,即中央派十余名特使分赴各州核定各州两税定额,再将定额划分为上供、送使(节度使留用)、留州三分。这一举措(     
A.解决了安史之乱遗留问题B.加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C.建立了新的国家预算体系D.增强了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2023-12-31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A.客观上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推动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
2023-12-25更新 | 16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宏志班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885~1892年田赋、原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总额
(千两)
田赋(%)厘金(%)关税(%)
18857827638.617.918.8
18878578736.419.624.3
18898618735.517.425.7
18919539433.417.125.1
18928881635.217.226.0
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清廷固守闭关锁国政策B.小农经济的日益解体
C.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D.经济市场化逐渐提高
4 . 固本强基行稳致远

材料帝制国家控制其臣民的方式主要有三:一是通过照顾臣民基本的物质需求,避免臣民因难以忍受艰困的生活“铤而走险”;二则通过向臣民反复灌输精心筛选的道德教条(大部分是从儒家学说中筛选出来的),使臣民接受或认同现存的统治秩序;三则通过不断监视臣民,从而查出“奸民”并及时加以处理。

——萧公权《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材料观点。
2023-11-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乘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句,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人身束缚逐渐减弱B.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土地兼并愈发严重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2023-11-21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3-06-21更新 | 4132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       

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
2023-06-01更新 | 538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热身押题考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政府财政收入中田赋、关税、厘金(初为筹措军饷而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额外加征的一种商税,后成为定制)构成变化情况。图中“▄”“▲”“◆”分别代表的是(     
A.关税、厘金、田赋B.田赋、关税、厘金
C.田赋、厘金、关税D.关税、田赋、厘金
2023-06-01更新 | 56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代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农耕经济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隋朝曾有“民有五十,免役收庸”的规定。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租庸调制。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下图为唐岭南道广州怀集县的庸调银饼,此文物可以说明(     
   
A.该地区在国家赋税征收中的地位B.该地区农民的生产时间无法保证
C.实物地租已经被货币地租所取代D.该地区农民可用绢或布替代徭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清朝时期,基层管理从注重管理国家编审册上的人户,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赋税制度的演变B.治理理念的革新
C.西学东渐的影响D.国家疆域的拓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