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根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整理的唐朝721年敦煌百姓授田情况统计表(节选)。这可以折射出(     

姓名

应授田

实授田

永业田

口分田

授田完成率

杨法子

131

15

14

1

11.59%

邯寿寿

131

44

20

24

33.6%

郭玄昉

201

20

20

0

10.0%

赵玄义

101

25

20

5

24.8%

阴承光

262

49

40

9

18.7%

A.安史之乱加剧授田不足问题B.租庸调制的实施面临困境
C.土地兼并破坏西北农业生产D.两税法实行加速人口增长
2022-07-08更新 | 365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的税收支付经历了由缴纳实物(如田赋缴稻谷等)到缴纳货币(如明代“一条鞭法”改革后主要纳银)的过程。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B.农业经济衰退
C.重农抑商政策破产D.商食官模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204年曹操下租调令: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地方官不得擅兴发。《资治通鉴》称:“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两税法改为“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即通过评定户等实现的按资征税。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
A.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被消除B.士族豪强势力削弱
C.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D.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役制度,也叫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清代田赋主要征于民田,按亩派征,根据土地类别和肥痔高下分别规定不同科则。以征银为主,也征收一定的米、麦、豆、草等实物。除正税之外,田赋还有加征。征收田赋,若是银两,官府要把碎银铸成银上搬国库,铸造中的损耗,要粮户负担,名为火耗。若是粮食,要搬运仓储,有脚耗、雀耗、鼠耗等,也要粮户负担,名为美余,合称“耗美”。漕粮是一项特殊的田赋,征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八省。漕粮的随征加耗称为“滑项”,用补搬运、仓储折耗并充各项费用,名目繁多。白粮也有数颜较大的加征。清后期,盐税、商税等迅速增长,田赋却连原额都难以维持,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摘编自张扶植《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

材料二   北洋时期田赋大都沿用清制以地丁和漕粮为主,又将清朝税目归并。限定准收相当于征税10%的征收费。1915年后各种附加又卷土重来,多达百余种。1928年,国民政府将田赋划归地方,按亩征收之后各种附加、摊派失控,致税额增加几十倍。1941年税收体系更加紊乱。解放战争时,战乱导致全国经济发展缓慢,税制混乱。

——摘编自唐蒙《论农业税的演变历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趋势来看,农业产值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再加上此时的农业一般是自身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弱质产业,农民属于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因此不少专家学者从减负增收角度,不断呼吁减免农业税,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努力消除“一国两制”“一国两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党中央以及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以及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其次,这一时期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壮大,取消这部分税收对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不会造成多大震动,对全国财政收入总量和财政实力也影响不大,国家财政完全有能力承受。因此从20年开始,我国全面开始农业税费改革直至2006年完全取消农业税。

——唐蒙《论农业税的演变历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农业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农业税的征收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
5 . 下图是我国某一税收制度的演变图。由此可推知,该税收制度的这一改变
A.利于政府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为唐末藩镇割据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C.利于缓解社会上土地兼并的现象
D.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供了制度保障
6 . 设规创制


(1)依据所学,说出上述三幅图片分别的制度。其中,字母A代表的是_______。
图一: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图三:_____________(填写相应的制度名称)。
(2)将下列制度填入框内相应划线处,完成提纲。(填写字母)a.图一        b.租调制       c.科举制       d.图二          e.两税法        f.九品中正制          g.租庸调制          i.
选官制度汉朝察举制为主
曹魏创立___(1)___
隋唐形成___(2)___
中枢政务机构秦汉形成___(3)___制度
隋朝确立___(4)___
宋朝___(5)___
赋税制度南北朝___(6)___
唐朝___(7)___
___(8)___
(3)有学者认为,从图一到图二图三的演变,是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参考示意图,你认为这里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2-02-1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熙宁五年(1072年),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司农寺颁行《方田均税条约》,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派人丈量田地,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为一方(名“方田”),按地势、土质分等定税,即以各县原定的赋税总额分派,并设置方账、庄账、甲帖、户帖等作为凭证。由此可推知,这一举措
A.加重了农民负担B.抑制了土地兼并C.打击了地主势力D.减少了税收成本
8 . 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而在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这一变化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B.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
C.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D.有利于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9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材料反映出秦朝
A.赋税沉重B.战乱频繁C.大兴土木D.律法严酷
10 .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数、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均田制仅分配无主荒地,未触动地主原有土地,且地主有奴有牛,还可以多得土地。此后,隋唐皆沿此制。均田制持续沿用,主要得益于该制度
A.保障了地主阶级的利益B.满足了社会主要阶层的需求
C.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解决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1-11-20更新 | 888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