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耕牛可以受田,但上限为4头牛。这些规定旨在(     
A.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B.推动北方荒地的开发
C.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D.打击北民南迁的现象
2 . 秦及汉初官府规定了禾穗、原粮与成品粮之间的折合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谷物形态与种类,创制出“四大一小”谷物计量体系。其中,“四大”为专用大量,包括禾量、粟量、稻量、麦量;“一小”为标准量器或通用量器,即米量。该谷物计量体系的确立(       )
A.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B.加剧了田租征收复杂程度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反映了粮食管理能力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     
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4 .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023-08-15更新 | 1148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A)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诏令,租调制由曹魏时期的“以户计征”变为“以丁计征”,奴婢和耕牛也必须承担纳税义务。这一变化(     
A.加重了农民负担B.推动了均田制的实施
C.促进了民族交融D.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新唐书·食货志》中记载:“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谓之庸。”这一规定有利于(     
A.消除人地矛盾B.保障基本农时C.减轻阶级压迫D.加快工程进度
7 . 明朝中后期,赣南、苏松、浙江等南方地区率先推行类似一条鞭法的改革,效果很好。而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中,也是南方比较顺利,北方遭遇到巨大阻力。一条鞭法在南方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南方(     
A.自然经济解体较早B.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C.商品经济相对发达D.土地兼并异常严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3-06-21更新 | 4248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记载,唐朝的央地财政关系先后经历了唐初期到唐德宗建元元年(618-780年)以租庸调为征税基础的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建元元年到元和四年(780-809年)以两税法为征税基础的地方分权型财政关系、元和四年以后(809-907年)随意调整剩余索取权的“二元”权力格局为基础的央地争权型财政关系。这些变化说明(     
A.唐朝中央集权制的式微B.唐朝两税法施行的弊端
C.唐朝商品经济的大发展D.唐朝藩镇割据问题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下的公田共耕制度逐渐不能维持。于是,诸如“相地而衰征”“作爰田”“初税亩”等一系列新的赋税制度应运而生。新的赋税制度的推行(     )

A.有利于分封制的维系B.推动了铁犁牛耕出现
C.有利于自耕小农产生D.保证了国家财政来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