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厘金税是清朝晚期为筹集军饷而征收的商业税。1853年,清政府为筹措军饷,在扬州设局劝捐,收入可观,以后厘金制度逐渐遍行全国。厘金制度代替了因太平天国起义而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过境税)的职能,增加了政府税收。厘金制度的逐步推广(     
A.加剧了中国的殖民地化B.削弱了本国商品市场竞争力
C.促进了中国外贸的发展D.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2024-04-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明朝嘉靖四十年起,对原来世代相袭无偿劳动的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到清朝时最终废除了匠户制度。明朝张居正改革将赋役合并,一概征银,清朝雍正时推行“摊丁入亩”,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这些变化(     
A.推动土地所有权发生变更B.强化了封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3 . 清承明制,实施“铺户应差”制度,即由工商业铺户直接向官府供办物料,承值应差。嘉、道年间,工商业者开始组织起来,“自行筹措经费以应办官府差徭”。如重庆皮铺组建“差皮会”,并议每张皮抽厘金银一厘,“堆积生息,以备临差需用”。这一变化
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B.表明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C.加强了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4-02-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内容为唐朝中后期的税收情况。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税户(万户)赋税总收入(万贯)
天宝年间(755年)534.95700
建中元年(780年)308.53000余
宪宗元和二年(807年)1443515
A.以人丁为主征税标准存在弊端B.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人民的赋税负担得以大大减轻D.政策调整有助于保障国家收入
2024-02-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迫使中国降低关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进口关税降无可降。而《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为提高清政府对巨额外债的偿付能力,西方列强主动提出将关税税率提高到“值百抽五”的水平。据此可推断晚清关税变迁(     
A.加速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B.推动了关税税率与国际接轨
C.服务于晚清政府发展外贸的策略D.增加了列强的资本输出成本
6 . 1930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开始用海关金单位(一种以黄金计值的记帐单位)征收进口税,并允许银元、银两及其他通用银币按照官方的牌价,折合成海关金单位来缴纳进口税。据此分析,这一改革(     
A.完全实现了中国关税的独立自主B.源于中外货币制度差异的影响
C.遏制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势头D.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华侵略
2024-02-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C卷)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一种承认有财富差别的征税新模式。唐代两税法使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两税法使官府、农民、豪强(大地主)三方都获益,首先是政府,政府降低了运作成本,税收从个体转移到财产上,省时省力,而且增加了商业税,使税基更广泛了。其次是农民,他们可以卖掉土地,进城务工、做小生意,打工的收益远远大于种地,何乐而不为?最后是豪强(唐以后降格为大地主),他们资产雄厚,虽然要交更多的税了,但也被允许合法“兼并土地”,可以扩大规模,雇佣工人,在平均成本递减的经济规律下,大地主的利润提高了。

——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增长图

——据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代“征税新模式”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00—1800年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唐朝前期的户籍登记内容,下列对此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
肆拾肆亩已受廿亩永业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廿三亩口分
八十七亩未受- - 亩居住园宅
A.土地兼并现象得到了遏制B.农业生产时间有一定保障
C.征税的标准是以财产为主D.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2024-02-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赋役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缩小行政区划是晋察冀边区改造旧行政的重点之一。旧有的行政区划幅员广阔,一个区所辖村庄有多达几百个的,而华北山地民居普遍分散。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普遍实行小区制度。但在区县机构设置上,相较阎锡山治下的主要变化在于增加了公安和人民武装两科(部),国民党政权体系上层有复杂完备的组织机构,而村级只有一个村长,这样导致政令到县以下即形同虚文。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各村都建立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司法五个部门,每个部门委员会都由数人组成,这些职务一般都是无偿义务性质。

——摘编自王龙飞《破旧立新: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赋役制度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意义。
(3)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中再举一例制度变革,并说明其是如何“破旧立新”的。
2024-02-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士农工商”较自由发展,是古代中国经济政策模式之一、它主要在晚唐到清的多数时段施行。该模式的精髓在于:将身丁管控改为财税为主的调节掌控,不搞授田,不抑兼并,徭役及兵役基本消失,鼓励农商并重和藏富于民。该模式的推行(     
A.说明编户齐民政策顺应了历史潮流B.为新经济因素的孕育创造了条件
C.反映了国家对经济干预力度的强化D.深受工商皆本等进步思想的影响
2024-01-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