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文献史料,其研究价值极高   ②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
③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④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
A.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
B.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有待于实物印证
C.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
D.《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是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据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核心素养

内涵

时空观念

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 取向和理性认识

历史解释

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等

历史价值观

指从此种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对历史的事实判 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A.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北宋平民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B.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C.《韩非子》提到“司南”,说明战国时期人们已知晓磁石指南的特性
D.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由此可见
A.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
B.史事的真实性需要考古的确证
C.考古发掘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
D.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016-12-12更新 | 25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傅斯年(18961950年),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当时,年轻的傅斯年深受二十世纪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影响。特别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湖发生激烈冲突,傅斯年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与北京大学国粹派论战,影响颇广……傅斯年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就是“一团矛盾”。五四运动前,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四期间,态度发生了走向极端傅斯年(18961950年),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当时,年轻的傅斯年深受二十世纪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影响。特别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湖发生激烈冲突,傅斯年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与北京大学国粹派论战,影响颇广……傅斯年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就是“一团矛盾”。五四运动前,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四期间,态度发生了走向极螭的转变。留学英美期间,他对中国旧文化的批判进行反思。傅斯年提出了“史学就是史料学”,更提出在史学研究上应该坚持“动手动脚找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原则的转变。

——摘编自王泛森著《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斯年五四期间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态度发生转变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傅斯年对史学研究的学术影响。
2022-05-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指出,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汉代染织工艺、刺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到汉末,中国陷入了分裂、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民族间的交流、交融是十分普遍的,最终有些民族也融入了汉民族,期间各族服饰之间的交融也是必然的。以后的宋儒朱熹也说:“今之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史料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旧唐书·舆服志》)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数百年以后,由满族贵族建立的清王朝,从一开始就以剃发改装作为政治统治与压迫的手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严酷措施和强行实施,终于使汉人男子剃发,蓄上了辫子,穿上了满装。这是中国服装史上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服饰变革。正是由于这次服饰变革,使满族的服饰形式成为中国服饰的主流,满清的服饰长辫 、马褂、凉帽也成为大多数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服饰。

——肖玲玲《中国古代服装变革路》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古代服饰的变革情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古代服饰变革的主要因素。
2020-04-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发放时间每人每月定量出处
1954年7月开始1.5斤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
为予以说明1斤《北京粮食工作》
1957年11月17日开始1.5斤《中国商业四十年》
1957年12月1日之前1斤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2019-06-14更新 | 36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往届)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中后期以来,在江南地区苏州府同里镇,吴县周庄镇,湖州府的南浔镇,地跨杭州、湖州二府的塘栖镇,沿海港口乍浦镇和地跨湖州、嘉兴二府的乌青镇,政府便开始遣府厅级官员(同知或通判)驻镇进行管理。作为府级的特派官员,督捕同知配备的主要人员涉及经制典吏、经制书办、额设清书、额设招书、门子、快手、帮役、皂役、民壮、捕役、水手、轿夫名、军健等共104名。以乌青镇为例,一个县级以下的市镇而获驻高于知县品秩的同知,实已超出了政府对县级以下基层单位的常规管理模式,这是明政府对县以下基层行政管理形式上的重大改革,反映了其行政管理体系的灵活性。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些官员基本上履行了其“平盗贼、整吏蠹、兴水利、隆教化”的职责,身体力行承担着融合国家行政体系与地方基层发展的重要职责。

——据张海英《明清政府对基层社会管理的多样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政府在江南地区进行基层社会管理改革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政府在江南地区进行基层社会管理改革的意义。
9 . 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铭文(右图)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为“后”。2011年3月,在完成扩建的新国家博物馆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据此,你认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
A.史料记载B.文字研究C.民间传说D.专家观点
10 . 下表是一些学者对1901年以来诺贝尔和平奖得者获奖演说进行研究的结果。由此可见
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所占的比重(﹪)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所占的比重(﹪)
和平(Peace)99责任esponsibility)81
希望(Hope)92自由(Liberty)80
安全(Security)86宽容(Tolerance)79
正义(Justice)85
A.获奖演说体现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B.设立该奖项有效阻止了战争爆发
C.正义、自由和宽容是当今的时代主题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了遏制
2021-08-13更新 | 461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