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材料 安史之乱后,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唐顺宗于永贞元年正月即位后,他重用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进行改革。当时,宦官在市上购买宫中所需要的物品,往往用无用的东西换取高价货物,常以值百钱之物强取数千钱之货,甚至有以驴负柴的农民,驴和柴全被掠去而未得一文钱,这大大影响了市场的繁荣。顺宗遂罢宫市。此外,官营五坊的服役者常借口五坊需要而敲诈人民的财物。他们以种种手段迫使人们出钱物求谢才罢。顺宗时,则将其全部罢免。其次,顺宗任命老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镇行营兵马节度使,韩泰为左右神策军行军司马,欲取代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兵权。但由于宦官有所准备,未能如愿。806年的正月,唐顺宗去世,“永贞革新”也随之结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顺宗推行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唐顺宗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访问了美国,这是继赫鲁晓夫访美14年之后,苏联最高领导人访问美国。苏联企图希望借美苏关系改善的时机,争取与美国进行接触,达成与其几十年的经济合作协议以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另一方面,苏联意识到它经不起在两条战线上遭到攻击,极力谋求缓和西线美国带来的压力。除了会晤美国的政治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还会晤了大企业家和大银行家。美苏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如《苏美联合公报》《苏美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等。苏美两国的领导人对这次访问给予了高度评价。

——摘编自中国国际关系协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0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2019-04-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裴行俭(619﹣682年),唐高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677年,吐蕃入侵,西北边疆乃至唐都长安告急。装行俭被任命为安抚大使。他抵达西州后,充分施展个人谋略,以智取胜,取得了西征的大捷。取胜后,他委任部将主持西北政务,镇抚西北边疆。679年,东突厥部反叛,装行俭再次奉诏讨伐,他注重军事打击的同时辅以政治招抚的策略,使战争取得了成功。但朝廷内部有官员争功,并违背裴行俭不杀降将的承诺,将地方降将斩首,开唐朝处决降将之先例,为突厥叛乱埋下祸根。裴行俭极为愤怒,称疾不出。682年,西突厥反叛,裴行俭尚未出征就突然逝世,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旧唐书》对其评曰:“裴闻喜,文雅方略,无谢昔贤,治戎安边,绰有心术,儒将之雄者也。”

——摘编自部丽(唐代名将裴行俭治边方略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裴行俭治边方略并指出其治边方略取得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裴行俭的治边作为。
2019-04-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研究机构。同年,他又发起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该校近代力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建系伊始,他明确近代力学系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上去”。为此,他不仅设定了力学系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计划,而且编著了《火箭技术概论》和《物理力学讲义》作为专用教材。同时还聘请了严济慈、吴文俊等当时海内外顶尖专家和教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到大学的最后半年,指导学生参加早期研究活动,完成毕业论文及其答辩,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练兵。此外,他要求学生红专并进、团结协作,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触类旁通的钥匙,是创造力的来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他写信给作为高新技术突击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倡导设置新专业—材料 设计。

——据《钱学森教育思想及其探索与实践)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钱学森高等教育思想的特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钱学森在科教领域的重大贡献,并予以评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9年梁启超作为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代表的会外顾问,先后会见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及英法等国的代表,请他们支持中国收回德国在山东权益的立场。他发现威尔逊等对中日交涉的内情不甚了解,遂在万国报界俱乐部欢迎宴会上慷慨陈词说“若有别一国要承袭德人在山东侵略主义的遗产,就为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媒。”5月2日北京《晨报》发文称,“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噩耗前两日仆即闻之,今得梁任公电乃证实矣!”于是,北京的大学生们逆风而动,五四运动爆发了。5月9日学生集会游行被捕后,梁启超急电请与国民一致,因势利导。其弟梁启勋又赠金千元予6月3日被捕的学生。如果说梁启超亲自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十分确切的;但是,更值得探讨的是梁启超与五四运动的思想渊源与精神联系。

——摘编自陈子明《梁启超与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点燃五四运动导火索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五四运动期间梁启超的功过。
2020-04-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卷(九)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利玛窦于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九岁时进入耶稣会学校学习.十六岁时到罗马学习法律,十九岁时加入耶稣会,继续在耶稣会举办的学校学习哲学和神学.并师从著名数学家丁先生学习天算,二十五岁时参加一个学术中心,二十六岁时乘船前往东方传教,并于1582年8月抵达澳门,从此,他便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足迹踏遍中国南北,于1610年死于北京。
       利玛窦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直接的知识,是第一个直接掌握中国语文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也表示称赞,对中医也很感兴趣。同时,他第一次正式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宗教和科学技术知识。利玛窦对明末官僚体制的臃肿无能和吏治败坏,也有详细的描写。他说:“大臣们作威作福达到这种地步,以致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人人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受到诬告而被剥夺自己所有的一切。”“有时候,被告送给大臣一笔巨款,就可以违反法律和正义而得活命。”……而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正是通过向皇帝、大臣和大吏们赠送礼品才逐渐取得立足之地的。
                                                                 ——摘编自《<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者序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且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中国官场情况的描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太行抗日根据地在华北敌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领导机关最为集中的地区……经过5年的抗日战争,根据地民力、物力、财力已经极大地消耗。但是,随着对敌斗争的深入和根据地工作的发展,各种办事机构仍在不断扩大,非生产人员也在不断增加。1941年以后,由于战争日益残酷,根据地面积、人口日益缩小。
1942年1月,一二九师发布关于实施精兵建设的命令规定:(一)调整编制,减缩机关,减少人员马匹,认真充实战斗连队。(二)有计划地抽调一批有相当能力的本地干部,到地方武装和各级武委会工作。(三)抽调一批干部去抗大和陆军中学深造。(四)经营生产事业,安置老弱战士和荣誉军人。太行根据地实施精兵简政的结果,不仅使这一地区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而且也使这一地区的财政支出大为降低。l943年由精简而节约下来的经费,为全部预算的46%。l943年的公粮和1941年相比,减征近33%。
——摘编自南振国《太行根据地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路军一二九师实施精兵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评述八路军一二九师推行四个方面规定的主要效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