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统计,《史记》中有关汉人议论秦朝教训的记载“有作八十一处,其中指责秦始皇施行暴政有六十七次”,《汉书》也多次痛批秦始皇。这样的评论
A.根源于当朝统治者的需要B.导致秦始皇成暴政代名词
C.影响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D.成为研究秦制的主要依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材料   伍连德(1879—1960年),祖籍广东,出生于马来西亚,医学博士。1907年,他受聘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帮办,引进世界医学最新成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910年,东北地区鼠疫流行,日本、俄国企图以主导疫情处理来插手东北,伍连德受命北上,奋战数月后终于遏制住疫情。治疫期间,伍连德敢于担当,他解剖尸体、隔离检疫、建立自主防疫机构,在疫情遏制未见成效时,他慎审地反思各个环节,大胆地提出“焚尸”举措,获准后大见成效。疫后,伍连德长期呼吁并收回了海港检疫权。他积极投身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各项创建中来,他出任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的大会主席、撰写《中国医学史》、创设自主防疫机构、制定《海港检疫章程》、创办《中华医学杂志》等,开创多个中国史上第一。

——摘编自陈英云等《伍连德精神: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对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伍连德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3 . 材料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在与盟国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过程中,既得益于同盟国家的援助也为同盟国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持。

就对日空战而言,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因忙于对德作战,对华支援减少。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面对共同的侵略者日本,中、美结为同盟,开始了军事上的密切合作。尽管作为同盟的中、美两国国力相差悬殊,但双方的军事合作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援助与被援助关系,更有基于共同战略利益和各自优势的彼此照应,体现了互为战略支持的合作关系。中国向美国提供了浙江、江西、四川等省多个空军基地,美国利用中国提供的空军基地实施对日本本土空袭。中美作为盟国彼此照应,共同为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贡献力量,最终赢得对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摘编自袁成毅:《从对日空战看中美相互战略支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日空战中相互支持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对日空战中相互支持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材料   叶剑英同志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粉碎“四人帮”过程中,叶剑英发挥了重要作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提出让邓小平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容置疑。他还提出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地搞上去。在担任人大常委的工作中,主持通过了《告台湾同胞书》《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80年代,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这种思路,并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统一的精神基石,唤起人民对祖国的热爱。邓小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说:“叶剑英委员长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九点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摘编自陈弘君《叶剑英对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历史性贡献》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叶剑英对新中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叶剑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材料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同年赵烈侯任命相国公仲连进行了赵国历史上首次改革。改革是从抑制赵烈侯的不当赏赐开始的。当时赵烈侯喜欢郑地的流行音乐,欲赐给郑地歌手每人万亩土地,公仲连借故不执行,直至托病不上朝。后来公仲连向赵烈侯引荐了牛畜、荀欣、徐越三位名士。“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迪(通悠)然。明日,苟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允,君说”。于是派人对公仲连说:“歌者之田且止”。并任命牛畜为师,苟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

赵烈侯去世后,赵敬侯继承功业,统治赵国十二年(前286年一前375年),使赵国“城不顿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临国之患”。

——摘编自林献忠《试论赵国两次改革指导思想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公仲连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仲连改革的意义。
6 . 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①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③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与之前相比,英国国教内部变动不大,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英王意在
A.加强专制王权B.与法国争夺殖民霸权C.打击教会神权D.缓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019-11-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恶行之一。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下列证据最有力的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大屠杀的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2019-11-08更新 | 2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019-10-19更新 | 266次组卷 | 9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青年在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的范围较狭窄
B.对外殖民扩张战争频繁
C.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
D.城邦体制漠视个体权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