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二战爆发前,在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B.法西斯势力发展迅速
C.国内矛盾尖锐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2021-05-21更新 | 565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素以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劳合乔治讲这段话的意图是
A.联合美国提防德国的再度崛起
B.否定美国有关民族自决的提议
C.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D.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
3 . 下表是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结合当时的情势,从中可以获取的最本质历史信息是
国别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百分比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14335032400
俄国2.617403320
法国610605550
德国162901230
日本1301920
美国3830970

A.列强政治经济不平衡状况加剧B.日殖民地面积与其实力不一致
C.德美两国国工业产量超过英法D.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4 . 有美国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就美国而言是指
A.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B.独裁暴政与自由民主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2020-05-25更新 | 176次组卷 | 40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升级,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含泪表示:“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欧盟,欧洲团结是纸上的童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大战起因,因立场和视角不同,观点纷杂。……当时的分析与后来的研究,不尽相同。一战导火索,清晰简单。1914年6月28日早晨,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和夫人索菲访问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青年用左轮枪射杀。谁点燃了战导火索?哪个因素解释力最强?德皇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打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

材料二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法西斯德国对外侵略扩张步步加剧,国际局势日益严峻。193年12月苏联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但最终由于遭到英法等国的反对无法实到1939年8月,苏德双方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大战爆发。

苏联随即宣布苏联对于同它保持着外交关系的各国将奉行中立政策

——摘编自万柏连《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

材料三 欧盟外交大事记(部分)

1994年与俄国签订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
1996年与亚洲10国首脑在曼谷举行首次亚欧会议(美国未参与)。
2000年与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签订第五个《洛美协定》,进一步扩大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帮助。
2001年严厉批评美国废除《京都议定书》的行为。

——整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的角度回答战争的性质;并分析“德皇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打仗?”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30年代苏联对欧政策变化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选择其一回答:①结合欧盟外交大事记,概括欧盟外交的特征;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视角简要分析其对世界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7 .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事件德国进攻苏联《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占柏林
时间1941年6月1942年1月1942年7月一1943年2月1945年5月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次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选项ABCD

A.AB.BC.CD.D
8 . 城市与城市精神武汉、巴黎大事记(节选)

时间武汉巴黎
18—19世纪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189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建自强学堂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1871年3月18日,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
20世纪上半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8年6—10月,武汉保卫战,毙伤日军四万余人,迫使日军停止战略进攻。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5年9月,武汉光复。
1928年8月27日,德美法英等15国在巴黎签订了《非战条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
1940年6月14日,巴黎被德军占领。
二战期间,巴黎是法国抵抗运动的重要中心之一。
1944年8月25日,法国人民在戴高乐指挥的装甲部队协同下,解放了首都巴黎。

——根据陈会颖编著《中外历史对比年表》等整理


(1)简要概括上表两座城市“城市精神”的相同之处。
(2)有人说,精英人物铸就城市精神。也有人说,地理方位成就城市荣光。对此,你有何看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4-11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末,欧洲主要列强都制定了侵略非洲的计划: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从西非的佛得角向东非的索马里扩张;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些计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在侵略非洲问题上,列强争夺激烈B.英法德都想帮助非洲开发
C.非洲战略地位重要D.埃及是英法争夺的焦点
10 . 一战结束前夕,威尔逊力倡德国必须成为更加民主的政府。许多德国人都认识到,如果德国作为一个共和国出现在协约国面前,它将会获得较好的条款。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直接导致德国(       )
A.国内经济趋于崩溃B.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C.被迫接受协约国的苛刻条件D.丧失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