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兆惠(17081764),乾隆朝著名战将。1748年,兆惠奉命奔赴四川前线,为清军督运粮饷,在清朝对四川大、小金川地区的征伐战争中显示其军事才干。1753年,清廷派遣兆惠赴西藏办事,防备准噶尔进犯,为出征准部的军队准备军需物资。1755年,阿睦尔撤纳部兴兵进犯伊犁,形势危急,兆惠在平叛中奋勇剿贼,凭军功成为驰骋西北边疆的清军主要统帅之一1758年兆惠奉命率兵进剿厄鲁特叛军余部,平定了准噶尔割据势力,但清军烧杀抢劫,使厄普特蒙古民众遭受了一场浩劫。平定准噶尔割据势力之后,兆惠又率军征讨发生在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地区的大小和卓叛乱,并制定好善后措施。之后兆惠又屡出察看河工水利之事、查勘江南运河,为疏浚高、宝河湖入江之路,疏请开引河,择地筑闸坝。1764年,兆惠查勘直隶河工、事竣还京后去世。乾隆帝亲临其府第祭英,下令加恩晋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底"

——整理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兆惠成为清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兆惠的功过。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皓东(1868-1895),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明辨事理、刚强不屈,自幼与孙中山交好。1883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回国,两人交往更加密切,陆皓东接受了许多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890年,陆皓东自上海南下,往返于香港、广州,探求革命救国途径。1893年,他与孙中山等人在广州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决定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开始策划武装起义,计划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亲自绘制了起义所用的军旗,并在广州协助指挥调度。后起义计划泄密,陆皓东为销毁革命党人名册而未能及时撤离,在指挥机关被捕。面对清朝官吏的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慷慨陈词:“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遂英勇就义。

——摘编自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皓东走上革命救国道路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陆皓东在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功绩。
2021-11-09更新 | 329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为谏迎佛骨,激怒了宪宗皇帝,被贬到潮州任刺史。

他到了潮州后,发现潮州不仅地处偏僻,文化落后,而且农耕方式原始,学校不兴,陈规陋习甚多。一般说来,被贬谪的官员如同罪人,不会积极参政,韩愈却不然,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阔斧连续为百姓做了四件好事。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下令奴婢可用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八个月后,韩愈徙袁州。但潮州百姓却把韩愈奉若神灵,八个月的潮州刺史,韩愈便使潮地的山山水水皆姓了韩,而且人多以韩为姓,后人又建一祠千年相祭。

——据相关材料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愈兴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韩愈在潮州的改革措施。
2022-02-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先谦(18421917年),长沙人。王先谦任江苏学政期间,将江苏科举考试所得佳文,刊为《清嘉集》,以作为士子学习的范文。他在江苏南菁书院内设立书局,刊刻《皇清经解续编》,所收著作包括顾炎武、王夫之共一百一十一家,此书年年均重印颁行全国。1894年,王先谦被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他订购了《时务报》,启发学生“期于致用”、“留心时务”。《湘报》曾报道,说岳麓书院“以经义、治事分门,提倡新学”,“添设算学、译学”。他还参与了湖南时务学堂的创办,积极促成《时务报》主笔梁启超、翻译李维格分任时务学堂中、西文总教习。1898年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岳麓书院宾凤阳等联名上书山长王先谦,以维护纲常名教、忠孝节义为名,称梁启超在时务学堂“是借讲求时务,行其邪说”。他致书湖南巡抚,提出停刊《湘报》。

——精编自夏剑钦《晚清湘绅领袖、学界泰斗王先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先谦活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王先谦的主要活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5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阿劳州立中学读书。在这里爱因斯坦便开始思索空间时间问题,并写出论文《关于磁场的以太状态的研究》,为他后来的伟大的理论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在爱因斯坦的眼中,和平是永恒的主题。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不遗余力地反对希特勒,极力呼吁为和平而战,甚至联名致信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二战”后他曾说:“如果我知道德国不会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那我绝对不会介入所有这些事情”。在去世之前的几个月,他承认:“我想,在那封信上签名是我一生所犯的一个错误。”从严格的道德意义上衡量,爱因斯坦的自责远远多于历史对他的指责。假知有一种标明“世界公民”的护照,那么爱因斯坦一定是持有它的第一个人。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思考时空有关的“伟大的理论”的名称,分析这一理论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与战争关系的态度,概括爱因斯坦的优秀品质。
2021-06-0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