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6~1950年杜鲁门执政期间,美联储实行削减军费、紧缩银根的政策,美国失业率由1948年的3.8%上升到1949年的5.9%,股市体现出熊市局面。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迅速命令美军介入,并再次通过扩大战争需求的刺激法案。美国经济出现了“战争景气”。由此可知,美国迅速介入朝鲜战争(     
A.原因之一是克服国内经济危机B.企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
C.有力维护了雅尔塔体系的稳定D.目的在与苏联争夺东北亚霸权
2023-02-09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点03战争-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曾任嘉定知县、灵寿知县,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四川道监察御史,次年告假归里,康熙三十一年卒于乡。陆陇其为官清廉,出言耿直,是以宦途蹙滞,但他在清朝理学界却享有崇高声誉,史称:其所著迷,实能发前人所未发,弗诡于正,允称纯儒。乾隆元年,特追谥为清献,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有清第一个从祀孔庙的理学名臣。陆陇其为学以卫道自居,尤对象山(陆九渊)六经皆我注脚的轻浮学风大加诋斥,认为率天下之人祸六经者,必此言也,提出必尊朱子而黜阳明,然后是非明而学术一,人心可正,风俗可淳。主张学者严辨儒学之真伪是非,强调格物对认知的重要性,格物之外无致知功夫舍格物而言致知功夫,则惟有良知耳。良知不可恃也,惟有主静耳,主静亦不可恃也

——摘编自李世愉、王政尧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陆陇其成为理学名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陆陇其从事理学研究的活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30年,吴明珠出生在武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1949年,她进入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学习。21岁生日时,她写到:“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1954年,她进入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但因她想到最艰苦的基层放飞梦想,几经申请,终于在1955年来到条件艰苦的新疆鄯善县,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从1958年起,她和同事走遍了吐鲁番的300多个生产队,最终整理出44个品种,为新疆瓜建立了第一份资源档案。1973年,她提出加速选育进程,去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从此,她像候乌一样,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年复一年进行着繁重的育种研究。1984年,她在24组种子里培育出了又甜又脆的西瓜,定名为“早佳8424”,又将种植技术无偿教授给瓜农。8424西瓜凭借优秀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推动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1995年,吴明珠带领团队选育的甜瓜、西瓜实现了一年三季种植。在她50多年的研究中,培育出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她总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摘编自杨维格《甜瓜院士吴明珠:择一业,终一生,成一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吴明珠“早佳8424”西瓜新品种育种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吴明珠团队所呈现出的精神品质。
2022-11-27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8月,不结盟国家第二届首脑会议首次提出建立"新秩序"的口号。联合国大会于19745月相继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这些文件确立了建立主权平等、公平互利的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行动纲领。1995年,江泽民在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要建立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要形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他还认为,联合国应当也能够在这些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罗刚、褚俊英《略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及路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对构建国际“新秩序”的贡献,并简述联合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2023-04-09更新 | 3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3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1945年至今)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928日,法国总理达拉第一改过去曾表现出来的较为强硬的态度,欣然接受了要他去慕尼黑的邀请。对此,法国公众舆论狂热地表示赞成,并竞相表达喜悦之情。一些知识分子在《黎明报》为慕尼黑会议欢呼“希望复活了”,并呼吁说,必要时可以向希特勒作出进一步的让步。930日达拉第在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回国途中,一度担心巴黎人民会耻笑他出卖了一个忠实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狂热的欢呼声“和平万岁”“达拉第万岁",50万巴黎人民聚集在机场到总理府的大道上夹道欢迎,达拉第被当做英雄般对待。巴黎的报刊都在狂热地称颂达拉第和张伯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起“拯教”了和平。104日,法国议会以535票对75票批准了《慕尼黑协定》。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公众舆论支持《慕尼黑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议会批准《慕尼黑协定》的影响。
2022-06-14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念孙,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嘉庆四年,白莲教战事正酣,王念孙上陈剿贼六事,后又弹劾和珅,声震朝野。王念孙在工部时,热心水利,著有《导河议》等,涉及颇广,多方考证,竭力辨其真伪。每到一地,王念孙必亲自深入勘察地形地貌,分析水旱根源。道光六年,王念孙罢官,从此专心学术。王念孙搜集汉魏以前的古训,详加考证,对儒家经典和先秦诸子、历史著作中的字、句之讹错进行研究,发展出一种新的校勘学。王念孙致力于对古代经典的考索,与同时代学者一道在经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现代学术分科的新知识系统的萌芽。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念孙为官治学的品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念孙为官治学品质形成的原因。
2022-10-31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专题选修模块(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817日,印尼宣布独立。同年10月,荷兰返回印尼,力图重建殖民统治。19477月,荷兰对印尼共和国采取警察行动。次年1月,荷兰、印尼在美国“伦维尔”号军舰上签订有利于荷兰维护其殖民权力的《伦维尔协定》。19489月,印尼共和国政府镇压了共产党领导的茉莉芬起义。同年12月,荷兰攻占印尼共和国首都日惹。1949329日,美国明确主张支持印尼独立,并希望印尼尽快建立民族主义者领导的政府。之后,美国转而向荷兰施压,支持联合国关于停火、释放政治犯、荷军撤出印尼的决议。4月起,美国积极介入荷兰、印尼谈判。7月,印尼政府重建,荷兰与印尼停火。11月,荷兰、印尼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规定荷兰于当年1230日向印尼联邦移交主权,结束荷兰对印尼长达三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摘编自刘莲芬《论杜鲁门时期的美国东南亚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印尼问题上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印尼问题上政策转变的影响。
2022-10-19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7讲选修模块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大战的头几年,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美国在经济上与同盟国的联系中断,而成为供给协约国军火、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巨大基地,一跃成为欧洲的债权国。随着德奥集团在军事上的进展,美国参战的舆论逐渐强烈。1917年1月,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中立国利益。3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齐给总统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护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有中国、巴西、泰国、利比里亚、古巴、巴拿马、沙特阿拉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参加了协约国阵营。参战不久,美国的海军潜水艇、鱼雷舰、驱逐舰大批开到英国海面参加反对德国的潜艇战,并逐步派出陆军200万人到法国。美国对协约国集团大大增加了其财政贷款和军火供应。参战前,美国对协约国集团贷款总额只有27亿美元,到大战结束时,总额达94.06亿美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及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7讲选修模块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大量男子参军后,女性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家庭支柱。妇女对于援助男性作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爱国热情。她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生产者,甚至还加入军队,积极参与战时服务并加入志愿性组织,以各种身份间接参与到战争中。伍尔维奇军工厂,在战前几乎没有女性雇员,而191712月达到24.719人。《蓓而美街报》对英国妇女进行了赞颂,“当她们几乎经受住了像战壕中的男性一样如血与火的考验后,人们不应该再忽视她们所做出的贡献。”战争期间,由于人口的流动,政府必须找到选民人数减少的解决方案。19182月,60030岁以上的英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后,女性对自身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战时的表现也引发了女性对自身能力和作用的重新定位。

——摘编自晋睿婷《战争改变女性——两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提高的原因。
2022-04-30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5月30日——选修选做类主观题型练-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10 . 材料   194049日凌晨430分,德军展开了对挪威的入侵。德国动用了海军、空军和陆军的一大批兵力。面对德军的大举入侵,挪威政府举棋不定,军队接到的命令仅仅是进行“局部而且是秘密地动员”。挪威皇室、政府从首都向腹地撤退时,通敌组织“第五纵队”头自吉斯林宣布成立一个由他领导的新政府,要求挪威人民立即停止一切抵抗,并与德国缔结和约。到49日中午时分,挪威人口最集中的主要城市全部沦陷。主要的武器库、粮仓、参谋总部和各军区司令部的作战文件悉数落入德军手中。被盟军抛弃的挪威军队残部于610日被迫投降,德军完全占领了挪威。挪威战役期间,挪威伤亡约1700人,英国伤亡约4400人,法国和波兰部队损失530人,而德军战死11人,失踪2375人,伤残1604人。凭借挪威战役,德国保住了至关重要的铁矿石运输线,巩固了德国北侧的防御,还获得了众多的重要战略据点。

——摘编自杨会军《一口气读完二战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挪威抗击德军入侵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挪威战役的影响。
2022-04-16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全国卷46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