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商鞅在变法中曾颁布一项奖励耕织的法令,“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体现了商鞅变法哪项内容(     
A.废除井田B.奖励军功C.重视商业D.重农抑商
2 .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     
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繁荣民族的较高文明征服。”以下符合这一历史规律的事件是(     
A.魏国李悝的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秦统一东方六国D.司马炎代魏称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商鞅变法将过去“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开拓为240步一亩,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这一做法(     
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直接壮大了秦的经济实力
C.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赋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藏于岳麓书院的岳麓秦简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其中不仅包含大量的令文,而且这些令大多是比较完整的,往往还带有令名。此外,岳麓秦简律令还有细节性规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习俗等情况。在岳麓秦简新出现的秦律篇名中,10种见于睡虎地秦简,4种则未见。下列有关岳麓秦简的理解说法合理的是( )
A.远离政治核心区,史料价值有限B.大多为抄录,主观删减色彩浓厚
C.为二手史料,可多角度研究秦朝D.可弥补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
6 . 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中华文明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2022-05-31更新 | 428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选必3选择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在关中地区的蓝田县,"蓝田四吕"制订和实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即《吕氏乡约》。乡约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德业相劝",对"德"进行了解释性的列举,认为"德"有二十三种表现。将"业"分为两种,即"居家"表现和"在外"表现,并延伸至"读书治田"等其他领域。二是"过失相规",规定"过失,谓犯义之过六,犯约之过四,不修之过五"。三是"礼俗相交",规定"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四是"患难相恤",规定"患难之事七",列举了七种可以请求乡人帮扶的患难类型。

——摘编自何旺旺《乡规民约的历史嬗变及其在当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1)根据材料一,归纳《吕氏乡约》的特点。

材料二   卢作孚认为,传统农民过着以家庭为核心的"两重集团生活",其中家庭是第一集团,由家庭延伸出的家族、姻亲、邻里及村社等是第二集团。这两种集团生活使得农民知熟人不知国人、知家庭不知社会、知村社不知国家、知私不知公,阻碍社会进步。因此,卢作孚主张建设"现代集团生活"。所谓现代集团生活、就是学习西方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个人超越家庭和亲朋关系,转而以依赖社会、国家为核心。"目前我们要想中国有办法,我们一方面要打破原来集团生活的依赖关系(即个人对家庭的依赖关系),创造新集团生活的依赖关系(即个人对国家的依赖关系);打破原来不合理的比赛标准,悬起新集团的比赛标准。这样就可以创造伟大的社会动力,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王翠《卢作孚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内容、总体评价与当代启示》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卢作孚主张建设"现代集团生活"的背景和目的。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乡村治理观念的认识。
8 . 观察下图、对此图所描绘的战争态势认识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展到最大规模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反攻阶段
C.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欧洲D.英德战场成为抵抗纳粹主要战场
2022-02-19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测(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72年,日本启动了“明治改历”,废除了沿用千年的太阴历,改用太阳历。太阴历通过日出和日落来确定时间,反映自然节气的转换,但每天和每个节气的长短都不固定,准确性远不如太阳历。这一做法
A.加强了日本国民的民族认同感B.扫除了封建专制思想遗毒
C.为明治维新的开展做好了准备D.是工业现代化扩展的产物
10 . 季康子问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处孔子强调
A.爱惜民力B.以身作则C.有教无类D.道法自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