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公元5世纪—6世纪南传佛教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传播情况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断(     
中国僧人法显411 年,法显曾途径耶婆提国,有过短暂停留,后在其《佛国记》中写到:耶婆提(爪哇或苏门答腊)“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
印度高僧求那跋摩424 年,求那跋摩该高僧应邀到阇婆国(爪哇)为王母和国王授戒,据其所言,该地佛教颇为兴盛。
A.经历不同导致史实至今已不可能考证B.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尚需更多材料佐证
C.求那跋摩的身份表明了其记述更真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获得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风气仍然长存,“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人们坚信:“此百日中新政,中国将来必仍举行,此时遏之愈甚,再举行之期益速耳。”由此可知,戊戌变法(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
C.唤醒了民众革命激情D.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宇妥·元丹贡布于公元708年出生在拉萨西郊的一个藏医世家。相传宇妥三岁时,其父就教他读经、习医,他表现出很高的天赋。青少年时代,由于他勤奋好学,在医学方面已有相当深厚的基础。宇妥从25岁起,离开较优裕的生活环境,千里迢迢,外出游学,他到过尼泊尔、天竺(印度)等邻近国家,并先后在内地五台山和康定等地考察、了解和学习汉地医学,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中年时期,是宇妥医学事业上的黄金岁月,他兢兢业业,花了二十多年的心血,主编了藏医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四部医典》进入老年时期的宇妥,除了继续著书立说之外,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医学教育方面。从七世纪的《医药大全》到八世纪的《月王药诊》,直到八世纪末,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的问世,才标志着藏医学体系的基本确立,这是藏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宇妥在发展医学上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摘编自李鼎兰《藏医一代宗师—— 宇妥·元丹贡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宇妥·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妥·元丹贡布的贡献。
2022-11-03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太白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率军突然在楚国腹地出现,随后其兵峰席卷了汉水流域,进军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材料这一现象(     
A.得益于合纵连横之术的巧妙运用B.源自商鞅变法激起的巨大内驱力
C.激起儒家学派的愤怒和强烈反抗D.凸显秦国粮草枯竭极力谋求速胜
6 .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56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丘逢甲先生(1864~1912年),是近代台湾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甲午中日战争初起,他即预感到台湾的危难,于是登高而呼,以“抗倭守土”号召乡里,“倾家财以为兵饷”,投笔从戎,创办义军,以备战守。马关割台的噩耗传来,丘逢甲痛心疾首,拍案而起,“刺血三上书”,率领台湾绅民向清廷愤怒抗争,坚决反对割让台湾予日本。当一切努力均告无效,在“无天可吁,无主可依”“无人肯援”而强敌压境的危急时刻,丘逢甲又“义不臣倭”,力倡建立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与台湾绅民一起奋起自主保台,为反抗日本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祖国领土的主权,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事败后,丘逄甲满怀悲愤,饮恨内渡祖国大陆,定居广东。但他并未就此消沉,内渡十七年,始终以“强祖国、复土雪耻”为职志,以“教育救国”为己任,不辞辛劳,长期奔波于潮、嘉、穗等地,积极倡导新式教育,主持创办过多所学校,为国家民族培育人才,建树颇丰。晚年,更由赞助维新改良进而同情、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徐博东、黄志平《丘逢甲传(增订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逢甲生活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丘逢甲的历史功绩。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会说汉语,生产生活不能自立,故怀恋旧地者为数不少。孝文帝当机立断,要求年轻一代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同时,他还规定免除从平城迁居洛阳者三年的租赋,鼓励他们在朝廷新授给的土地上耕种;移民中的许多人还被选为羽林、虎贲,充当禁卫军。于是,从平城一带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全都成了河南郡洛阳县人,他们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农民。

材料二鲜卑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喜欢以物易物,其商品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孝文帝下令铸造太和五铢钱,还允许民间私铸,但不论公私冶铸,都必须讲究钱币质量。不能杂以他物。新币铸成后,孝文帝下令新币可在京师及诸州镇通行,内外百官俸禄也都按绢的标准折价给钱,每匹绢折钱二百(文)。五铢钱很快通行于北方各地,商品交换在黄河流域活跃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司马牧牛《千年争锋——中国历史上的牧耕大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迁都洛阳后面临的挑战,并归纳北魏孝文帝为巩固迁都成果而施行的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鞅变法时期,官吏和“大夫”以上爵位的人,一般不编入什伍,即使编入什伍,也不因四邻犯罪而负连坐之责。这从侧面证明什伍连坐(     
A.从事实上废除了世卿世禄制B.与奖励耕战的政策有所相悖
C.是以民众为防范对象的制度D.是对旧贵族加强制约的制度
2022-09-23更新 | 44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47年伊凡四世执政时,国家权力分散,阶级矛盾尖锐。他在“重臣拉达”辅助下,颁布新法典,强化司法机关,吸收城市居民参加审判,规定中小贵族受国家法律保护,但没有限制波雅尔(封建大贵族)土地所有制。中央设立衙门制度,衙门虽然由波雅尔担任,实际掌权人由军事服役人员遴选,逐渐形成宫廷服役人员集团。地方机构改革主要推行地方自治,废除食邑制度,从各地封建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的“地方司法税务官”,对中央政府负责。随着改革的深入,波雅尔分裂势力达到与中夫分庭抗礼的地步,“重臣拉达”权力也日益加强。伊凡四世解散了“重臣拉达”,全国实行“特辖制”,对波雅尔实行恐怖统治。伊凡四世也因其雷厉手段被称为“伊凡雷

——摘编自何红《俄国伊凡四世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凡四世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伊凡四世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2-09-22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