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的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的横木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发,考古学家按图索骥,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     
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B.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
C.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的结合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 . 商代甲骨文中有一种叫“记事刻辞”,有氏族、方国向商朝进贡龟或龟甲的记录。还有一种叫“骨臼刻辞”,记录着某人(或某族)进贡骨的数目。由此可见,甲骨文(     
A.完整记录了商朝的社会现状B.反映了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C.可作为研究商代社会的史料D.佐证了商朝仍属于渔猎部落
3 . 从夏商周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蚌、石农具的数量远多于青铜农具,青铜礼乐器、青铜兵器的数量也比青铜农具要多得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青铜器被贵族所垄断B.青铜器的铸造水平低
C.奴隶制社会经济凋敝D.农业非主要生产部门
4 . 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因暴虐乱德而被辅臣伊尹放逐,直到3年后改过自新才被重新迎回磨都;西周时期,周厉王垄断山川河泽之利导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走后,朝中大臣公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之职,史称“共和执政”。这表明商周时期(     
A.权臣乱政现象严重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绝对王权尚未形成D.政治民主色彩浓厚
5 . 《史记》对于商代内外服的关系描述道:“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这说明(     
A.商代后期宗法分封制衰落B.商的强弱是维持外服臣属关系的关键
C.频繁迁都导致商实力下降D.商纣王的暴行削弱了王室的权威
6 . 从《史记》所载的商王世系图中可以看出:商代王位始终在一家一姓内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而且很多父死子继都是幼子继承王位。这表明商代(     
A.宗法制尚未成熟B.法律缺乏权威性
C.社会长期不稳定D.王权受到了牵制
7 . 如图是甲骨文中“国”的初体,本义是邦国,原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左边是疆域,右边是“戈”,表示用武力守卫疆域。字形像持武器(戈)守卫城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度B.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
C.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早期文字的史料价值
8 . 据考古发现,相隔1500多公里的三星堆、吴城两地,先秦古人在炼铸青铜器时竞采用同一地的金属原料,铸造技术也十分相似;而江西瑞昌铜山铜岭铜矿,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商代采铜遗址,既可能曾向四川三星堆输送过炼铜矿石,也可能是商王室的御用铜矿。这表明先秦时期(     
A.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B.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生产
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D.存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9 . “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神化商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外服和内服制度,细化中央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关系。商朝卜辞中留下了大量王室征讨方国的记录。上述材料说明商代(     
A.王室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B.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C.王权与神权开始有机结合D.地方管理方面有所改变
2022-09-02更新 | 2765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衡水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目前所见材料,商代公卿大致有22位,其中姓氏可考的有19位,与商王同姓的公卿与异姓的公卿占比(如图)。这可用来说明,商代(     
A.政权结构在形式上较为紧密B.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初步形成
C.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不明显D.商王注意协调贵族集团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