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中叶,亚述的国王们对外进行多次战争,使两河流域、叙利亚、黎巴嫩等地人民处于深重的苦难之中。亚述统治者采用了最野蛮而残酷的暴力手段。他们攻占城市以后,通常将城市夷为平地,将人民杀死、烧死以至用尖桩刺死然后成列地立于地上。对投降的城市,则大量勒索各种财物。他们把自己的这些“武功”用文字写在年代记里,用图形刻在石碑上。亚述国王的年代记里从来没有如何治理国家的记载,连篇累牍的都是征服、叛变、征服,他们的作为不是破坏就是毁灭。武王伐纣,周公东征,都进行过战争。但是,周不以破坏性的征服与掠夺为目的,而将主要力量用于武装殖民与分封以及建设一套政治的和伦理的体系上。试以《尚书·周书》与当时亚述国王的年代记对读,人们立即可以发现,两者的立国精神简直判若云泥。周建立了一套以王室为首的方国体系,建立了完整的宗法制度,形成了敬天保民思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述帝国与周朝的异同。
2 . 在宗法制度下,周王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诸侯及卿大夫等也在一定范围内集政权、族权于一身,而下级贵族乃至普通国人,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被划定等级。这反映了西周
A.王权具有神秘色彩B.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C.民众等级观念强化D.建构起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 . “我们的统治刚建立,基础不稳。山东有强大的部落盘踞,前朝人民也不是心悦诚服。因此,你们背负重大使命,要带领族人到东方建立邦国,共同奋斗,以维护统治权。”基于此认识该朝实行的制度有
A.宗法制——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察举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021-09-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维护方国联盟的秩序。周克商后,殷商故地“其民易煽,其地易震”,同时,殷商属国还与殷民相互勾结,制造动乱。《左传》记载到:“周公吊二叔之不贤(武王弟管、蔡与商遗势力武庚勾结叛乱),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周初
A.君主集权制度的确立具有必要性B.统治者推行新的统治模式势在必行
C.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已成定局D.防范商周贵族的联系成为当务之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西周初期和中期同姓公卿与异姓公卿(有姓氏可考)的占比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规模的缩小B.家国同构观念的强化
C.大一统格局的形成D.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6 .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据此可知,当时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宗法制度尚未完善
C.等级秩序遭严重破坏D.周王已经实现集权
7 . 有学者指出:西周时代,大宗宗子如果没有亲生子,便需要从同族中收养族人之“支子”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便是宗法制度中的大宗“收族”现象。据此可知
A.大宗小宗可以相互补充B.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C.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D.宗法制继承原则遭破坏
9 . 下图为2019年湖北随州曾国(西周封国)墓葬群出土的编钟。
编钟铭文大意:
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
功业,被分封到南土,
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
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
通过统治曾国,光大
“夏”的功业。

由此可知
A.西周对夏文化的沿袭B.周王直接控制长江流域
C.诸侯始终效忠周天子D.分封制有利于文化认同
10 . 齐桓公时,齐国与鲁、宋等国组成联军攻打楚国,借口是楚国没有向周王进贡。楚国被迫认错。由此可知
A.齐桓公竭力维护分封制度B.周朝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
C.当时周天子仍是天下共主D.诸侯兼并战争的频繁发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