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分封制下诸侯和臣子的宫室、车骑、礼仪等存在很大差别,这被称为“命数”。“命数”基本上按爵位和职位区分,上公九命,三公为八命,侯伯、王之卿、子男、王之大夫分别为七命、五命和四命。由此可见,周代的“命数”(     
A.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C.削弱了贵族对地方的政治管控
D.彰显了周天子的统治权威
2022-07-12更新 | 2619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36次组卷 | 259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经学者考据,商代甲骨文卜辞中“王臣”一词仅指在商都附近的商王私兵或为商王服务的人,而到西周晚期的金文和传世文献记录中,“王臣”的内涵扩展为周王之外所有的人。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王权的确立B.礼乐制度的崩溃C.宗法分封的扩展D.中央集权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夏商西周时期,“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社。”到东周时期,各国宫城内的祭祀遗迹已很少见,社祀、宗庙等礼制性建筑已被移出宫城。这一变化表明
A.族权与政权趋向于结合B.神权对政治的影响减弱
C.贵族分封制度日益瓦解D.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左传》记载:公元前605年郑国大夫子公参加国君的宴会,正值食用罕见的鼋(大甲鱼,楚人奉献)汤,郑灵公赐大夫食用,独“子公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当年夏天,子公“弑灵公”。在上述事件中(       
A.楚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B.记载者冲破了传统价值观念
C.传统宗法制度失去了功能D.君臣都存在一定的失礼行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生活化特征突出,风格活泼愉快;青铜时代,以饕餮纹为代表的青铜纹饰凶猛庄严,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这从侧面反映了
A.纹饰的用途发生根本转变B.统治权威的加强成为需求
C.民众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古代手工业技术不断提高
2022-04-19更新 | 762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周武王灭商后,把箕子从牢里释放出来,并修缮比干的坟墓(商贵族箕子、比干因反对纣王无道被迫害),甚至“立武庚”,以商的贤人为贤,刻意延续其宗祀。周武王此举意在
A.强化各族文化认同B.瓦解贵族政治基础
C.维护宗法血缘秩序D.推崇儒家伦理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代中国受自然资源及生产能力孱弱之限以及早期国家管理与结构功能简单之限,部落族邦共同体的接纳容量有限,往往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出现部落族邦的分化增殖现象。这一现象
A.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推动了封建王朝疆域的扩张
C.为分封制的推行奠定基础D.构成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代际的不断更替,东周贵族宗族成员的数量超过了贵族宗法血缘关系自身所发挥的凝聚群体作用的极限。《左传》中宋国宗族“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但是尚属华氏族人的远亲华姓却“居于公里”。这反映出(       
A.王权衰微导致分封破坏B.宗族规模过大导致的血缘聚合力减弱
C.宗法制有利于族群融合D.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贵族政治受到挑战
2022-04-02更新 | 597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铁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礼记·乡饮酒义》载“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这说明
A.养老利于公序良俗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C.养老制度正式确立D.养老问题事关治国安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