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然则商人六世以后,或可通婚,而同姓不婚,自周而始。”周人确立“同姓不婚“原则的目的在于
A.强化礼乐制度B.巩固宗法制度C.控制地方诸侯D.促进民族交流
2 . 据《公羊传》言,秦人立君不以嫡庶长幼,“惟择勇猛者立之”。自秦襄公至秦穆公九代国君,以长子继位者仅有武公、宣公二人。这反映出秦国
A.率先建立集权体制B.尚武的文化传统
C.未受宗法制的影响D.王位传承的稳固
3 . 周公率师东征,使周王朝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成为了现实。他的儿子伯禽由于父亲的功勋,被封于山东曲阜,建立鲁国。“其分器之多,土地之广,人民之众,实非他国可比。”这说明分封制
A.受封者以王族成员为主B.有益于加强对地方统治
C.任人唯亲阻碍阶层流动D.激化了封国之间的矛盾
2021-05-21更新 | 511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射礼是西周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人早期射礼,礼仪质朴,重在竞射、比试技能和武功。东周时期,射礼仪节繁琐,更多关注娱乐享乐意义。这反映了
A.贵族生活的奢靡B.礼乐制度的松弛
C.宗法制度的瓦解D.社会局面的稳定
2021-05-15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统治者告诉鲁、卫之君,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就是说推行政令时,要照顾殷人的习俗,在疆理土地时,则要依照周的法制。这一举措
A.粉碎了商朝旧贵族的叛乱B.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有效维护贵族间的政治联系D.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朝聘会盟非常频繁。晋国规定各附属国“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以鲁国为例,春秋时期鲁君朝周仅三次,而朝齐、晋、楚竟达三十三次之多。这说明
A.春秋时期战争很频繁B.朝聘会盟消弭了战争
C.宗法等级更加森严D.礼乐秩序进一步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人把统治区域划分为“国”与“野”:“国”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者居于其中;“野”分布着被征服族的农村公社或氏族部落,居住者主要为夏商等族之后。“国人”有参政、当兵和受教育的权利,“野人”则没有。这体现出分封制下
A.被统治者受剥削程度具有一致性B.“国人”对“野人”剥削严重
C.生产力进步导致贫富差距拉大D.阶级矛盾和城乡差别较为明显
8 . 西周文献和金文中频繁提到了“孝”,主要含义有两重:一是对祖先的尊崇与祀奉,二是对生身父母的孝养。相关记载以前者为主,后者甚少。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伦理逐渐形成B.宗族是主要社会单位
C.血缘关系日趋淡化D.文字系统的发展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分封在商朝已出现,当时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方国、部族加以名义封号。周朝的分封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这说明,周朝分封制
A.加强了王室对统治疆域的控制B.确立了贵族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
C.避免了王族内部争夺最高权力D.体现了统治集团对权力的再分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71次组卷 | 80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