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2023-06-21更新 | 408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这表明,周朝“祝史”(     
A.巩固了分封制度B.导致了王室衰微
C.有助于文化传播D.推动了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封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下受封的各级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B.促使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
C.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D.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
2023-05-2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卫国的始封君康叔受封于“河、淇间故商墟”。周公分封康叔时告诫他说:“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示君子可法则。”后来,“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促进了族群融合B.政治伦理关系严密
C.墨家尚贤思想的传播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2023-05-02更新 | 112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古代社会,以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为基本原则,“明分使群”,具有血缘关系的众多个人有序组织而为家庭,具有血缘关联的众多家庭有序组织而为家族,具有地缘关系的众多家族有序组织而为国家。这说明了(     
A.儒家思想确立主导地位B.家庭是古代的基层单位
C.宗法制度贯穿古代社会D.古代政权和族权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公认为,殷商“失德”,故上天终止殷商之命而眷顾于周,周人由此获得天命。后代周王也常以天命训诫同姓或异族领袖,表示其先祖辅佐周先王,而他们也要秉持先祖之德,捍卫周王。周人对“天命”的阐释旨在(     
A.巩固分封秩序B.构建华夏认同C.宣扬天人感应D.践行民本思想
2023-01-29更新 | 568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初年,一些封国地处边远,极度落后,如齐国封地营丘(今山东临淄),“少五谷而人民寡”;而到春秋初期则出现了“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的繁荣景象。齐国的变化说明分封(     
A.加强了地方割据倾向B.增强了国家认同感
C.冲击了宗法等级观念D.有助于边地的开发
8 . 阅读有关秦汉制度和兴亡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地方分权体制”“独制”格局的内涵。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2)简要阐述中央集权制统治的基本模式。

材料三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政府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     

——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3)结合所学概述汉武帝制度变革的内容,并据此推断汉代政治经济的特点。

材料四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4)用所学知识解释作者的观点。
2022-12-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立礼义,等贵贱,礼中又置乐,音乐配合不同礼仪,但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等都是音符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谓“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西周的礼乐文明折射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A.天人合一B.家国情怀C.和而不同D.自强不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先秦时期有思想家认为,我们先要从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做起,以此来使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该观点(     
A.蕴含道法自然的哲学观B.解决了社会动荡的弊病
C.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权威D.有助于礼仪文化的传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