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农具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023-11-27更新 | 178次组卷 | 49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文物中的古代中国

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某校历史社团举办主题为"文物中的古代中国"的文物图片展览活动。


(1)根据展览图片信息,将下列展品符合国家治理方面的是(填写字母,可多选)(     

A.后母戊鼎B.战国双镰铁范C.商鞅方升D.里耶秦简
E.马踏匈奴石雕F.张骞出使西域壁画G.秦半两钱H.甲骨文
(2)若研究商代史,上述文物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
(3)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图片 F 的理解,该社同学特意在展览区配置了一幅说明地图,观察下图,其中重要地名标注错误的是(     )(单选)
A.长安B.西域都护府C.敦煌郡D.葱岭
2023-10-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礼器B.农具C.食具D.兵器
2022-11-24更新 | 1198次组卷 | 75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4 .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 “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描述“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社会现象最可能集中出现在
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东周后期D.两汉时期
2021-05-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结论正确的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③拓片部分内容涉及西周王朝建立   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它们所反映的主题应该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
C.古代文字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发展
2020-05-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5月阶段性调研历史试题(等级考)
8 . 有学者认为:有制度性保证和民间习惯认可的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这种现象始于
A.新石器时代B.夏商时期C.西周时期D.东周时期
9 .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