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国语》载“宣王(前828—前782年)即位,不籍千亩。”“籍”意为民力耕“公田”,“不籍千亩”即宣王拒绝执行天子耕籍田的祭祀之礼。这说明当时社会(     
A.礼乐制度崩溃B.井田出现变化
C.农本思想动摇D.儒家地位下降
2024-05-0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2 . 三星堆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先后出土了大量青铜容器,这些青铜器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与中原青铜容器相同的铸造法“泥模块铸法”,在一些纹饰与装饰性图案上更与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青铜器相似。由此可(     
A.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文明同源
B.华夏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新石器时代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D.中原文明的影响辐射范围广泛

3 . 《周礼·考工计》说:“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经过现代化学分析发现,殷墟出土的后母戊大方鼎其合金比例是铜占84%,锡占11%,铅占2%左右;而且青铜中的锡的成分占17%—20%的时候最坚韧。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A.民营手工业繁荣B.青铜铸造重视历史传承C.科学技术进步D.王权的加强
2024-02-01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周人的先祖后稷,擅长农耕稼穑,被帝尧封为农师,播种百谷,天下都得其利,后稷部族后得名为“周”,周字象形、意为密植作物的农田。据此能够得出(     
A.周人是农耕的部族B.古代公田制的历史渊源
C.神话传说不是历史D.重农抑商政策源远流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图2,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纹饰风格有巨大转变,从传统的充满神秘色彩和狞厉之美的兽面纹、夔龙纹变化为抽象的几何纹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如宴饮、采桑、狩猎、搏斗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王权与神权彻底分离B.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C.手工业技术更加成熟D.青铜器开始运用于生产
2023-11-22更新 | 48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出于对农业的重视,西周王室设置了层层农官管理农业生产,各诸侯国也仿照王室,有一套类似的农业管理职官体系。农官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接管理,如农田规划、给农夫提供农具、协调劳动力的安排、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C.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7 . 《公羊传》中记载,西周时期将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即“肥沃不能独乐,稻不得独苦,故三年换主(土)易居。”西周土地能够“三年换主易居”得益于(       
A.土地买卖自由B.铁犁牛耕出现C.土地国有制度D.重农抑商政策
8 . 商人的青铜器具有恐怖、森严的艺术图案和纹饰;而周人的青铜器上出现了一些活泼可爱、写实的动物形象,青铜器重心更低,形体向低矮方向发展(如图1图2)。商周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反映了(       

图1   商代兽面纹铜钺          图2   西周马形尊
A.礼乐制度的形成B.人文意识的增强C.冶铁工艺的进步D.生产方式的变化
9 . 先秦文献《夏小正》《诗经·豳风·七月》《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礼记·月令》,都列出每个月气候、物候等,产生了四季、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等节气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反映出(     
A.农耕文明的底蕴B.诸子思想的融合C.天文历法的成熟D.礼乐文化的传播
2023-08-27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四七九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10 . 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稻人、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这反映出(     
A.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B.文艺创作植根于劳动实践
C.社会转型推动农业发展D.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形成
2023-03-23更新 | 1009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