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3-10-17更新 | 206次组卷 | 118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提升复习卷:整册综合练习
2 .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2023-10-11更新 | 123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15-2016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论来源B.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
C.是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D.体现天理和伦理道德的融合
4 .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维护统治。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庄子B.孟子、荀子
C.孟子、韩非子D.荀子、韩非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你要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应引用下列哪句名言?(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 . 《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一观点
A.开启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与当时政治生态的失序有关
C.突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D.认为天命要重于先祖和君师
2020-12-20更新 | 334次组卷 | 5卷引用:川滇黔藏四省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这说明先秦儒学
A.强调恢复周礼B.成为主流思想
C.蕴含统一思想D.主张中央集权
8 . 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朋友有信”纳入“五伦”之中;荀子认为讲诚信则政治公正清明。这表明当时儒家
A.积极建构文化认同B.力图维护伦理秩序
C.重视塑造忠君思想D.顺应自然追求个性
9 . 荀子曰:凡兼人(让人服从)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这表明荀子
A.主张以德服人B.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提倡法制D.主张兼爱,非攻
10 . 儒家认为:“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 物而为一也。”在国与国以及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追求天 下为公的大同境界。这反映了儒学
A.崇尚神秘主义人生观B.主张和谐的世界观
C.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情怀D.注重伦理道德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