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3-10-17更新 | 206次组卷 | 11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6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末历史试题
3 . 《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一观点
A.开启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与当时政治生态的失序有关
C.突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D.认为天命要重于先祖和君师
2020-12-20更新 | 334次组卷 | 5卷引用:川滇黔藏四省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B.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C.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D.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2020-12-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6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周初形势图


图二 春秋争霸形势图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图三          图四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3)列举至少两位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4)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0-03-19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对应的思想流派正确的是(     
A.甲—墨、乙—法、丙—儒、丁—道B.甲—儒、乙—法、丙—道、丁—墨
C.甲—道、乙—法、丙—儒、丁—墨D.甲—墨、乙—法、丙—道、丁—儒
2023-01-14更新 | 147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英雄、隐士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隐士、英雄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2022-09-28更新 | 851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
2022-09-27更新 | 302次组卷 | 5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十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2019-06-09更新 | 3655次组卷 | 30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