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漫画《考察宪政》,画面中的球体为“月亮”,其上方文字为“各国之宪政”,画面右侧文字为“考察宪政大臣”。该漫画意在说明清政府(     
A.宪政改革兼容并蓄B.宪政改革充满曲折
C.企图挽救统治危机D.预备立宪的欺骗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0年10月,资政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议员分“民选”“钦选”两种,“民选”议员98人,由各省咨议局议员互选产生,经督抚核准,“钦选”议员由皇家宗室成员组成。这说明资政院的设立(     
A.巩固了封建专制皇权B.实质是一场政治骗局
C.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D.推动了辛亥革命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迁都之前,围绕礼制问题,北魏的汉人士族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孝文帝遣使江南,通过引入儒家典籍并阐释,解决了该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文化重心南移进程完成B.儒家主流思想的地位动摇
C.社会变革加剧民族矛盾D.社会审美意趣出现新风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在重定学堂章程时要求“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清政府还特别要求体操一科,“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而尤时勖以守秩序、养威重,以造成完全之人格”。由此可见,清末的教育改革(          
A.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B.聚焦军事人才的培养
C.适应救亡图存的需要D.移植西方的教育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张居正在改革中创设了“考成法”,其基本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规定:“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张居正的这一措施(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B.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C.精简了政府机构的设置D.改变了内阁的参政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对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的评价,众说纷纭,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是“圆滑官僚,张之洞最亲信的门徒,代表伪维新系”。梁启超称赞其“尚气节,明大义,立身不苟,见危授命,有古君子之风焉”。据此可知(     
A.历史事实有不确定性B.研究历史的专家评价最可信
C.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D.当事人梁启超的观点最可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周时代的国家,一方面还没能摆脱氏族纽带,呈现出了浓厚的“家国不分”色彩,另一方面又孕育着日趋集中化的权力和日趋复杂化的官员组织。到了战国时期,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已足以支撑起一个更复杂的文明了,这就呼唤着更高级的管理形式,变法运动遂应运而生。由此建立的官僚政治的基本特点,包括分科分层的官僚组织架构、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充分利用文书档案,以及“选贤任能”,依赖职业文官而不是贵族来承担行政等方面。伴随着秦朝的统一,一种新的政治体制正式奠基,随后便是“汉承秦制”。

材料二   汉初,刘邦依赖一群“亡命无赖”逐鹿定鼎,带来了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周代那些延续已久的显贵家族衰败了,世族一时出现了断层。汉初的统治者来自“军功受益集团”,这是一股新兴的势力。汉初时约有60万将士因军功赐爵而获得田宅,军爵的受益面可达300万人,约占当时人口的五分之一。此后的一个世纪中,这个阶层逐渐下降、消失。相形之下,文吏和儒生们活跃于政治舞台和文化舞台,这两个群体都是流动而开放的。不过,世族因素依然开始了新一轮的积累。尽管西汉社会很富于平民性.官僚政治也是“选贤任能”的,可是总会有某些家庭得以父子、甚至父祖相继居官。越是早期社会,宗法观念越浓厚,家族单位越重要。这些新的世家依靠官位逐渐建立了社会影响。随着社会的文化发展,世代传承学术的“学门”型世家也在不断地滋生。“名士固然不一定从大姓、冠族中产生,但出于大姓、冠族的恐怕要占颇大的比例”;“士与宗族的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士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殷周相比,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政治社会的主要变动;并分析造成这些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士族”社会形成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士族”的形成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2022-11-17更新 | 11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这一类变化,虽有图强的意图,然而触及的仅仅是局部东西,“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在列强环伺之下,其“屡见败衄,莫克振救”,已为世人所易见。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如何使小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将以政府的身份采取措施,直接改善农民的状况,从而把他们吸引到革命方面来,这些措施,一开始就应当促进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但是不能采取得罪农民的措施.”1894年,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摘自纪思《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

材料三: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一场变法可谓惊天动地,中国历史上只此一回”。然而,对商鞅及其变法的评价却是言人人殊。①从汉武帝开始,汉代“学者耻言商鞅.”,商鞅变法饱受批评。②商鞅学说从阴暗之处重新回到明亮的历史舞台,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商鞅的强国之道又焕发出了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举国争说法家。

——摘编自王晓荣、赵进《民本观视域下的商鞅变法评价》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康有为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一观点的原因,指出“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近代改革的新主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引导“小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新中国初期我国体现该观点的实践探索。
(3)从材料三中选择一种观点加以阐述。(要求: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以及评价者的时代背景。)
2022-11-1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西北地区的一个蛮夷之国,并不为中原各国所重视,但是历经各代统治者的披荆斩棘,到秦孝公时期,已经有一定的实力和基础。同时秦孝公自己本人也是位有野心有抱负的君主,他成为君主之后,下令搜索奇人,能出奇法使国家达到国富兵强,也能在诸侯争雄的机遇面前抓住机会,称霸天下。

——摘编自曹惠《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浅谈秦国制度重建》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作用。
2022-1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7年7月,袁世凯密奏《请赶紧实行预备立宪谨陈管见十条》,明确指出改革官制首在实行责任内阁。“今日改官制而去内阁制度,是舍其本而末是图”,“立宪关键,此其先务”。袁世凯主张实行责任内阁意在(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稳固清王朝的统治
C.裁汰顽固守旧官员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