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下列项中,不能说明当时“一切都变了”的史实是(     
A.中国:国民政府成立,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
B.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C.越南:胡志明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D.新加坡:获得民族独立并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国
今日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2 . 根据如表关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可推知该运动(     

A.斗争方式是印度国情的产物B.意在推动印度经济的近代化
C.使印度完成了民族解放任务D.推动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运动(     
A.摧毁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以无产阶级作为主要斗争力量
C.瓦解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D.呈现出斗争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0年,英国输入印度的纺织品减少了 25%,有 25000 人放弃了政府的官职和爵位。仅1921——1922年,工人罢工674次,参加人数达百万以上,共损失劳动日1095 万多个。许多地区都发生了新的农民运动,农民进攻地主的庄园,和不合作运动的参加者一起举行群众示威游行。据此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基本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地位
C.具有彻底不妥协的斗争精神D.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国大党在1899年党纲中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用宪法手段,促进帝国内印度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在1920年的年会上,国大党通过新党纲,规定了“印度人民用一切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自治”的新目标。这表明,当时的国大党(       
A.民族革命活动受到国际援助B.深受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抛弃了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D.采取和平方式获得了独立
2024-04-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甘地认为,“不可接触制”是印度教的耻辱,是对神的犯罪,印度教内部不应该有歧视,“不可接触者”应当有做人的平等权利。为此,甘地三次绝食迫使英印政府对“不可接触者”做出让步。甘地这一举动的目的在于(       
A.推动民族内部的联合B.实现文化领域全盘西化
C.改良传统印度教理论D.唤醒印度民众阶级意识
2024-04-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7 . 印度甘地曾说道:“在欧洲,现在一个人使用蒸汽机可以耕耘一大片土地,积累无数的财富,这被当作是文明的标志……这样一种文明是反宗教的。在欧洲它使人们深陷其中,以至人们好像处在半疯癫状态。”“西方民族正在物质主义魔鬼的脚下呻吟。”由此推知,甘地(       
A.号召印度人民实现经济独立B.意图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侵蚀
C.认识到了西方侵略者的本质D.理性分析了拜金主义的危害
8 . 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共产党领导人艾地指出:“这次起义向印度尼西亚人民指出了驱逐殖民主义者的正确道路就是暴力的道路。这次起义向印度尼西亚人民指出了荷兰的统治是可以被弄得手足无措的,殖民统治是可以被摇撼的,这种统治不是永世长存的。”这表明,印度尼西亚武装起义(     
A.共产党始终掌握运动领导权B.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C.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D.增强了印尼人民的革命斗志
2024-04-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高级中学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一战前后,印度新式工厂几乎增加了1倍,全印工人总数在1921年已达208万。而在英国政治家眼中“这是一个有着六千万贱民的社会,在3亿5千万人中,受教育、懂政治的仅仅是一小撮”,印度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至少要等到500年以后”。这意味着(       
A.印度独立运动的高涨有历史必然性B.印度具备了无产阶级革命时机
C.英国始终拒绝调整殖民统治的方式D.英国极力维护印度的种姓制度
10 . 服饰往往不是简单的穿着问题,透过服饰之“面”,或可窥见其社会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传播之“里”。

材料一

甘地,1909年

甘地(右)着土布服装,1940年

(我)从一个坚定的忠诚者和合作者,演变成一个不妥协的非忠诚者和不合作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以摆脱(印英)双方现存的不自然状态。
——《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说明》,1922年
(手工纺织)被消灭了…各种规定更加重了农民负担。…关税显然优待英国货…

——国大党《独立日誓词》,1930年

材料二

孙中山,1883年

孙中山,1911年

孙中山,1924年

孙中山,1924年

从前改朝换代,必改正朔,易服色,现在推倒专制政体,改建共和,与从前换朝代不同,必须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
——孙中山《与马君武等的谈话》,1911年12月27日
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或许可以)博采西制,加以改良……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同时,又须丝业、衣业各界力求改良,庶衣料仍不出国内产品。

——孙中山《复中华国货维持会函》,1912年2月4日

1924年元旦,孙中山做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的着装改变。他特意穿着一套用绸缎制成的黑褂蓝袍作为礼服。……曾长期视满服为“虏俗”,必欲“学习西洋”“易西服”的孙中山,面对保护国货的困境,……已有心做出妥协。——杨奎松《辛亥以来国人着装“西化”的成因与经过》

(1)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甘地与孙中山的服装变化,简述这些变化传递的关乎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的理念。
(2)从文化传承、交流与传播的维度观察,服饰的这种变化又具有何种意义?
(3)你如何认识服饰变化的“面”与“里”?
2024-04-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