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文化多样性出现的背景以及应对的策略是什么?
2021-12-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问题导学-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2 . 社会信息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1-12-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问题导学-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3 . 什么叫社会信息化?
2021-12-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问题导学-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14年4月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的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这次博览会对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


如何理解材料中“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你如何看待这次“革命”?
2021-11-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

(二)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三)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

(四)忆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

【注释】①《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10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以148票赞成、2票反对、4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审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始终支持和重视《公约》的制定,并为推动《公约》顺利通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12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于20051020日在第三十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你如何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
2021-11-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6 . 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一部手机走天下”。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化
2021-10-05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当今社会,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性
8 . 人类历史是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19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尽管他们不能开发那些大块大陆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几个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1910年间,移民人数达到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主要依据教材整理)

时间国际大事
198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欧盟成立,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联合国第66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9不结盟运动第18次首脑会议举行,峰会强调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欧洲人“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前提条件,并扼要概括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大规模移民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点。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令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现。

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根据上述历史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提炼一个主题,并选取其中至少3则史料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述充分,不得照抄材料,严密,表述清楚)
2021-08-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七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