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民歌是社会历史的真实反映,也是历史研究的有益资料。以下几类民歌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广泛流行,主要是由于(     
民歌一民歌二民歌三
干劲真是大,碰天天要破,跺地地要塌,海洋能驯服,大山能搬家,天塌社员补,地裂社员纳,党的好领导集体力量大。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太阳太阳我问你,敢不敢来比一比?我们出工老半天,你睡懒觉迟迟起,我们抹黑才回来,你早收工进地里,太阳太阳我问你,敢不敢来比一比?
A.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B.双百方针的全面落实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D.中共八大精神的贯彻
2024-02-05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1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党和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的原因。
2024-01-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某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把1956-1966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概括为“3338”四个数字,即“三面红旗”“三年困难”“三线建设”和“八字方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摆脱苏联模式束缚B.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确立D.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恢复
4 . 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语,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下列属于1956-1966年流行语的是(     
A.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B.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
C.阶级斗争、两弹一星、乒乓外交D.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2年,中央批转了教育部对在“大跃进”中盲目上马的学校,采取有步骤的方式下马的建议。几年间,高等学校由原来的 845所减少到400所,学生数量减少了 12万人;中学以上各级学校共精减教职工34万人。此时对教育事业发展规模调整的目的是(     
A.扭转我国教育落后局面B.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C.全面贯彻“双百”方针D.提高中学以上学校的教学质量
6 . 下表是1949—1978年我国产业政策演变的相关内容。

阶段

主要产业政策

1949—1957年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引进和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1958—1962年

①“以钢为纲”
②建立地方独立的工业体系

1963—1978年

①注重石油工业的发展
②把三线建设、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
据表可知,1949—1978年间我国产业政策重在(       
A.巩固农业的基础地B.发展西部经济C.持续推进工业化建设D.优化产业结构
2024-01-22更新 | 29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 “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在工业上,错误地确定了1958年全年钢产量1070 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大跃进”。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粮食亩产量指标被层层拔高,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造成农业生产极度混乱。

——摘编自张海博《浅析农业“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

材料二   尽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大跃进”运动,但如果对这段历史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应该承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仍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 “大跃进”给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浪费,然而,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那些年代开始布局的。

——摘编自谢春涛《中国共产党读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跃进”运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经济建设。
8 . 《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中指出:1958~1960年,中国“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但也表达了几百万人的热情。材料所述的是(     
A.“一五”计划B.土地改革
C.“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运动
9 .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说:“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已经把资本家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排挤出去,现在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人民公社,这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流通是有本质差别的”。这表明我国(       
A.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经济发展适应生产关系变革
C.已经确立了先进的社会制度D.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4-01-1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英国农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史称农业革命,成为英国成功起飞的要素。光荣革命后议会以立法形式推动圈地,使土地高度集中于贵族等大土地所有者手中,农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土地所有者利用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对土地进行改良,使用新工具和技术、引进新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例如铁犁、收割机、脱粒机等农业工具和机械逐步推广,引进了马铃薯、甜菜、甘蓝、三叶草等作物,增强土地肥力,化解冬春季节牲畜饲料短缺的问题,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据统计,18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谷物产量增幅达到11%,保障粮食的充足供应,还有部分谷物出口。羊毛产量从1695年的4000 万吨增长到1805年的9400万吨。大地产者、贵族还将土地的收益投入到运河的建设,开发矿山等经营活动中。小农无力进行这些改良,被逐渐驱逐出市场,慢慢的破产了,从而沦为农业工人或城镇劳工。

摘编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四卷转型时期》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本文以信念目标情境工具这一路径来解读近代中国城乡关系演变。国家信念决定国家战略与发展目标,不同的情境和阶段性目标决定不同的制度安排;而不同发展阶段目标的转换、情境的变动以及工具的更替则归结为制度变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演变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张露《中国工农城乡关系:历史演进、基本经验与调整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 世纪英国农业革命的实质,分析农业革命如何推动英国工业化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①、②内容进行完善,并对富国阶段的城乡关系进行说明。(说明需结合图中的各要素进行)
2024-01-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