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外统治者的重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封面,七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也选用此图,注释为《宋朝科举考试图》。有学生认为,图中人物衣着华丽,制式官化与印象中寒窗苦读的士人形象相去甚远;考生站着考试,甚或打拱作揖,纪律松懈甚至稍显混乱与印象中戒备森严的考场实难相符。总之,不像是在进行科举考试。宋太宗时,名臣苏易简任科举主考官,他率先做到“受诏即至贡院视事,不更至私第,以杜请托”,后来这成为宋朝遵循的惯例,称为“锁院”。宋代的《礼部贡院条制》规定:“有司于试前一日排定座次,榜名告示。至日,监门据姓名引入,依此就座,不得移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如何辨析图画史料的真实性?

材料二: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扩大内阁的权力,于1782年推动议会通过《文官定员法案》等法案,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1805年,财政部还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

材料三:随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发展,教育改革逐步深入。195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高等院系调整工作,1952年下半年至1953年各类高校的调整工作全部完成。经过院系调整,全国共有高校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4所,工业院校38所,师范院校31所,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及其他类型院校。这次调整也有不恰当之处,如机械搬用苏联经验,不适当地取消了一些学科,有的专业设置过细,对人才的成长与合理使用不利。

——据崔晓麟《重塑与思考:1951年前后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院系调整的背景。
2024-01-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环城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八条规定“提倡国民体育”。

195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公布。

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报告《为国民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提出体育运动普及化、经常化发展要求。

1954年、1957年、1963年,国家公布了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广播体操,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止,1971年第五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

1959年、1965年、1975年,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举办;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召开,此后每四年召开一届。

1982年宪法明确以群众体育发展促进人民体质增强的要求,确定了新时期体育发展的任务。

1994~1995年度国家首次发行10亿元体育彩票。筹集3亿元资金主要用于补充13项大型赛事的举办经费的不足,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新的时间尺度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3 . 以下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按提出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以抗日救国为目标……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程度”
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③“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④“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革命根据地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又是不同寻常的。根据地清醒地分析了形势,在决定教育优先发展的部门时,在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首先注重成人教育。在学制方面,少则几个月,长不过年余,是典型的速成。课程内容方面,注重讲斗争、讲时事、讲政策、讲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将劳动列为重要课程,并且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在苏维埃时期,以乡村为单位依靠群众办夜校、识字班等,由政府出一部分经费、场地、设施和部分经费由各乡村自行解决,重视群众对学校的支持和监督,大大促进了根据地教育的发展。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根据地教育特定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根据地教育的成功经验。
2022-02-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2021-02-02更新 | 758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蓟州一中、芦台一中、英华国际学校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某学者在《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中写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子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克服难以想象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返回祖国。他们归国后,为百废待兴的中国科技与教育等奠定了基础。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归国学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祖国的强大是全体华人共同心愿
C.百年留学潮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D.民族独立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同治五年设立福建船政学堂以来,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具有实业教育性质的洋务学堂。这些学堂以培养近代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学科主要为军事技术、工矿电报以及外国语类。甲午战败,洋务学堂为实业学堂所替代。此时农、工、商、矿学堂设立较多,特别是在官方主办的学堂之外,民间资本也创办了一批实业学堂。学堂科目的设置也多为与国计民生、民族资本主义相关的工矿技术、农业、纺织、林业、兽医、商业等。

——摘编自葛孝亿《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材料二   在戊戌变法前,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实就是当时中国教育的失误。因此,维新派希望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以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冯君《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材料三   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议决定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国民教育宗旨,毫无保留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政治下的教育思想,此教育思想完全符合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这种社会思想促使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民主科学的社会思想进入中国后,与传统专制主义形成截然对立,提倡"个性解放",人人平等,直接促使教育个性化、平民化的发展。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舒新城编

材料四   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提出人才培养应"专、快、多",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转换为"专才教育"。1952 年,教育部提出高校院系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

——摘编自郑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评价与反思》


(1)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学校教育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原因。
(3)综上所述,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兴办过教育的历史人物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
2021-01-13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建国初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       )
A.扫盲教育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
2020-04-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而提出的是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10 . 下图是某人收藏的一份毕业证书,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说明
A.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
B.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C.“希望工程”战略的提出
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2019-02-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