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2 .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1993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八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C.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D.从根本上克服了贫富差异
3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4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 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5 . 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禇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副对联本质上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
6 . 下列宣传画和图片反映了我国农村建设历史进程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④②①D.②③①④
8 . 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16-11-21更新 | 7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三第四次检测历史试卷
9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
C.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