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汉唐直至1919年,中国的GDP一直超过日本。到了清朝末年,列强入侵中国。据史学记载:中日甲午战败后,日本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改变了数千年来GDP弱于中国的局面。……2010年中国GDP再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许梦博《中日GDP三次赶超的历史真相》

材料二       中美日GDP比较(单位:10亿美元;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注: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的主要原因。2010年中国GDP再次超越日本之后,媒体和各方声音各有不同,究竟该如何看待?谈谈你的建议。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近40年来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促成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态势的政策因素。
(3)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你认为创造这一奇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19-04-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高邮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调研试卷(选修)
2 . 融入世界经济潮流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德)冈德•费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一幅漫画:“皇上,我朝物产丰盈,无需与他国交流。”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图中的漫画反映了清朝的什么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该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 . 1990年3月初,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源。”对此,国家做出的战略决策是
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019-04-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高邮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调研试卷(选修)
4 . 40年来,鉴于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等开放条件差异,我国采取了分阶段、按次序、有节奏地渐进式开放模式。以下与我国对外开放步骤一致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5 . 下图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
B.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C.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D.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
2019-04-01更新 | 2058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曾这样评价无锡荣氏家族:“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2年起,荣氏家族第一代代人物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成长迅速,其产量占到其时天面粉产量的29%。

材料二   下图是1956年1月20日,拥护公私合营的荣毅仁陪同毛泽东、陈毅视察公私合营申新第九棉纺织厂,该厂公私合营前为荣毅仁的私营企业。



材料三   197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不久,他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以上材料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荣氏家族企业在1912年至1922年间的发展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荣氏家族企业得以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当时开展的什么活动?在这场运动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
(4)综观上述材料荣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近现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8 . 有学者认为,在一系列“边缘革命”的带动下,中国逐渐步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材料二   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并简析农业改革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9 . 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山东——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国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山东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港口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
2019-01-30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新疆班)
10 .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长,2011年达5397.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14.8%。与这一成就的取得直接相关的对外政策有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③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