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此商鞅把民众分成小单位,以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法家思想被普遍接受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D.诸侯国国君的支持
2024-01-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赵老师组织高一(1)班同学开展“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主题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材料

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
主持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 请同学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阐述。谢谢!
张同学:在战国,面对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新兴地主阶级为了适应这些社会变化,纷纷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就是其中
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李同学:在英国,面对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英国经济发展时,英国资产阶级选择用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王同学   ……
主持人: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总结如下……谢谢!

(1)根据材料,列举推动社会转型的两种方式。
(2)请你以主持人身份对本次主题活动进行总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发言稿。(要求:围绕主题,简明扼要,逻辑清晰;不得透露身份信息)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片所反映的民族政策及其产生的意义。
2023-11-09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4
4 .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     
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493 年(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力排众议,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这次迁都(     
A.强化了北魏对长江流域的控制B.推动了黄河流域走向统一
C.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彻底摧毁了北魏贵族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之后,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为此,他雷厉风行地推出了易鲜卑服、禁鲜卑语、改姓氏、变制度、通婚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     
①消除了民族矛盾②推动了民族融合③促进了北魏发展④实现了国家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 在世界发展史上各国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摘编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战后,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平施政”的纲领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这项法令责令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免再次出现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大规模的失业。1946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国有化……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社会动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变法的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与法国在经济政策上有何主要不同?并指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重要特征。
(3)纵观不同时期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8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行县制以强中央。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1)春秋战国这一特殊的时代,变法成为历史的必然,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哪些?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请阐述你的理由
(3)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刘芳和黄鹂有不同的观点,你赞同谁的看法?同时请说明理由
(4)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
2022-03-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9 .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由此看出商鞅的思想主张是
A.是古非今B.变法革新C.隆礼重法D.兼爱非攻
10 . 商鞅制定的“军功授爵制”,打破了旧贵族世袭式的社会等级制度。不论尊卑贵贱、贫富多寡,要想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必须用对外战争中的斩首数目来换取。军功授爵制”
A.完全剥夺了贵族特权B.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