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三家的游学区域都在扩大,从游学的核心区域来看,儒墨两家从集中走向分散,而法家却由分散逐渐集中到楚地、秦和三晋地区,且在地理位置上是接壤的。这体现了该时期(       
A.社会变革导致分裂动荡B.士人群体的崛起
C.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统一趋势的加强
2024-01-02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商鞅变法的军功授爵制打破了旧的以五等爵为基础的世袭等级制,通过重构个人身份等级及政治待遇的方式,从而有效调动了智能之士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趋势。这一举措(     
A.抑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激发了贵族群体的斗志D.构建了国家与平民的联系
3 . 下图为1975年陕西西安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秦杜虎符,虎符上有铭文:“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县名)。凡兴士被甲,用兵50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烽火报警)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对杜虎符认识正确的是(     
A.秦国出现专制集权趋势B.秦国普遍推广郡县制
C.秦始皇直接掌握军事权D.秦朝的基层管理严密
4 . 改革如何体现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2022-10-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 按周朝制度,井田制下“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战国时期,东方很多国家仍保留这一分田标准,而商鞅变法则“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这表明当时
A.税制变革尚未普及B.秦国改革更加彻底
C.中原经济比较发达D.统一趋势业已出现
6 . 战国时,各诸侯国大都把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建立官僚制度及普遍推行以郡统县的行政管理系统作为变法改制的主要内容,还创立监察制度,颁行法律,进行户口登记等。这主要反映了
A.重视农战以富国强兵的必要性B.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趋势
C.秦灭六国并完成统一的必然性D.法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优势
2021-09-06更新 | 956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9+N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考历史试题
7 . 商鞅变法与国家治理。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有许多次,变法所处时代不同,其历史意义也不尽相同。


(1)请将下列左侧不同时期的改革与右侧的时代要求相对应(填写数字)
改革时代要求
A.商鞅变法1.为巩固统治,进一步适应民族交往交融发展
B.北魏孝文帝改革2.以变法实现富国强兵,适应社会大变动趋势
C.王安石变法3.缓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
D.张居正改革4.国家刚经历剧烈的震荡和外敌打击,亟需自我拯救
E.戊戌变法5.为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并适应商品经济新发展的要求
F.清末“新政”6.为应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材料一:令送粮无取僦(租赁),无得反庸(通“佣”),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 来疾,则业不败农。

——《商君书》(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

(附译文:命令运送粮食的人不能花钱雇别人的车,更不准运粮车辆在返回时揽载私人 货物。车、拉车的牛、车在运粮时的载重量服役时一定要同注册登记时一致。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运粮车就会去得迅速回来的也快,运粮的事就不会危害农业生产。)


(2)材料一体现的商鞅变法内容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材料二:2002 年里耶出土的秦简记录了秦始皇时一条令文:“传送委输,必先悉行…… 急事不可留,乃兴徭。……田时也,不欲兴黔首”。

材料三:缪力本业,耕织致票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3)材料二、三能否对材料一进行佐证,说明理由?
2022-02-1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等级考)历史试题
8 . 商鞅变法取得成效的最根本原因是
A.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B.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反映了秦民的愿望D.代表了新兴地主的利益
2021-04-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宇华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登基时与商鞅初到秦国时所面临的形势差不多,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已经很久,拓跋贵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如南方;而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②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材料三   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自觉地、坚定地、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改革。它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进步的时代潮流,加速鲜卑族迈入先进文明经济和文化体系的步伐,并对消除民族隔阂和酝酿培育隋唐时期灿烂的文明,作出重大的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两次变法或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在经济方面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能成功的原因。
10 . 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