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战后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勒索大量赔款B.协定关税C.取得领事裁判权D.割占香港岛
2 . 晚清中国与列强签订了许多通商条约。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政府开始注重条约的研究,官方组织力最对中外条约进行了分类编撰,如1877年裴辅通志局编纂的《通商各国条约类编》、1882年总理衙门编纂《通商各围条约》、1886年徐宗亮等编纂的《通商约章类纂》等;上述成果反映了(     
A.政府注重规范通商管理B.国家主权得到有力维护
C.列强经济侵略不断加深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3 . 19世纪中后期,上海、天津、汉口等地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货币特色的“虚银两”,从货币信用与运行机制上看,“虚银两并无实物存在,仅作为实物银的价值符号和折算标准而存在,代表白银发挥货币职能”。由此可知,“虚银两”的形成(     
A.反映了清政府经济主权受损B.适应了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C.说明白银实物不被市场认可D.因太平天国运动被政府默许
22-23高二上·山东泰安·期末
4 . 如表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进口税率变化表。从中可知,当时的中国(     
时间1929年1930年1931—1932年1933年1934—1937年
税率4%左右10%15%20%25%
A.关税自主运动取得重大进展B.对外贸易出现新的高潮
C.遏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经济结构日益合理均衡
2023-02-10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842年《南京条约》谈判时,中方代表耆英主动提出“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而英方则迎合中方心里,狡猾地提出“设将来大皇帝有所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双方的请求均得到了对方的认可。这反映了(     
A.国力强弱决定了外交成败B.羁縻政策促进了中外友好
C.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意图D.天朝观念与国际法的差异
6 .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丝类出口由丝织品为主变成生丝为主,1860—1911年间,丝绸仅占丝类出口的17.5%,远低于鸦片战争前的63%。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低税率致使贸易陷入被动B.世界市场被西方列强主导
C.民族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D.全球市场和产业分工改变
7 .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采用着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是因为它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其失败是必然的。

材料三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方列强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侵略战争。
(2)材料二中的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梁启超在学习西方上比材料二中的人物有什么新突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指导思想。
(5)材料三、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局如何?从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2023-01-0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1843—1865年广州与上海茶叶输出额的对比。该图反映出(     

A.近代外贸由出超变为入超B.手工制茶业竞争力减弱
C.近代经济半殖民地化趋势D.近代民族工业有所发展
2023-01-06更新 | 485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三: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的形成过程?
(2)材料二《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什么?材料三中维新派的主张是什么?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3)依据材料二、三、四三则材料,说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12-26更新 | 606次组卷 | 183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