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频频爆发的霍乱、天花等传染病考验了城市化时代国家的管理能力。英国政府于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并确立相关的权力介入规则。英国成立了卫生总署,以便作为中央机构监督指导法案施行,地方卫生管理机构则被称为地方卫生委员会……英国首次将地方城市治理纳入中央行政管制体系中,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以公共卫生治理为主要职能的城市管理体系。在此之前,英国在城市治理方面一直遵循中世纪以来的地方自治传统,各级政府较少干预相关事务。英国政府于1855年颁布《污染物清除法》,1866年再度颁布《卫生清洁法》。到1870年代末,英国944个城镇卫生机构中,官营供水公司达44%,1890年末更升至三分之二。当时民众普遍认为,身体健康程度与事业成功间联系密切。经过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到1914年,英国已拥有了一套实施福利政策最重要的基础——完整的公共卫生管理法律体系。

——摘编自王广坤《试论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政府权力扩展及影响》

材料二:近代以前,除京师以外中国城市多为省、府、州、县的治所,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公共卫生事业,城市的污水处理、垃圾清理、传染病防治,多由有关行会或士绅、居民等社会力量负责,基本处于半无政府状态。19世纪中叶,随着中西交流逐渐增多,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逐渐酝酿、开展。1910~1911年间,东北鼠疫大爆发,中华基督教博医会派出传教医师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学生以及沈阳等地的传教医师一起参加控制和扑灭东北鼠疫的工作。传教医师在广州、上海等许多大城市进行实物宣传,一些基督教出版机构发行了大量宣传物品。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出使人员有感于中国与欧美城市公共卫生的巨大差距,开始发起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上海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20世纪初,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在公共卫生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据记载,20世纪初,当医生要求给北京一些居民的儿童进行免费牛痘接种时,竟遭到拒绝,理由是“此痘疮乃孩儿之疫病,非患一次不可,故人为预防乃违天理。多有以种痘为邪法而排斥者”。

——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中政府权力扩展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英国相比,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
2 . 1845年,普鲁士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矿山、高炉等行业建立雇主和工人联合管理下的地区性疾病保险组织,疾病和丧葬抚恤费用的基金由雇主和雇员按同等比例分摊。这一做法(     
A.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B.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C.源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顺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3 . 工业革命

材料一   无论这一系列的变革是否被说成是“工业革命”,最终都会被拿来进行讨论。这些变革不只是“工业上的”,还有社会上和思想上的。“革命”这个词意味着一种突然变化。事实上,突然变化并不是经济变革过程的特点。人际关系体系有时被称为资本主义,早在1760年前就有其自身源头,在1830年后获得了全面发展;这样一来,便存在着忽视连续性这一基本事实的危险。但“工业革命”这个词语被一个个历史学家拿来使用,它已非常牢固地嵌入到共同话语之中,另辟蹊径去找个词语来取而代之,那会是件迂腐之事。

——[英]托马斯·阿什顿:《工业革命(1760一1830)》

材料二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涉及了一系列相互加强的变革。事实上,其中一些变革发端于工业革命之前,因此,工业革命既是经济变革的结果也是经济变革的原因。技术变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技术变革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持续变革是工业革命最伟大的遗产。一场人口革命伴随着技术变革而来。还有一场城镇革命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前。为养活快速发展的城市,还需要一场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期间,农业产量持续增长,但英国越来越依赖进口食品,因为不断增长的需求超过了国内供给。进口增加突显了英国转型的另一个特征——商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支撑了贸易的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进行城市建设、工厂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而商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了贸易信贷的规模。这些需要都通过金融革命得到了满足。

——[英]罗伯特·艾伦:《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比较两位学者对工业革命评论的相同观点,并结合所学说明你的理解。
2024-05-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英国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迫切需求,要求英国进一步扩大殖民地。加之英国丧失了美国这一重要殖民地,在短期内对外出口量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因而英国人开始在太平洋进行系统的探险活动,以期找到未知的南方大陆,使之成为英国的原料仓库和工业品销售市场。1770年,库克船长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使命,他在悉尼附近登陆,并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澳大利亚南纬38度以北的东海岸地区为英国领土,命名为新南威尔士。18世纪初到19世纪前半期,英国与其老对手法国竭尽全力在海上和陆上开战,虽然英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英国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失败。不甘心失败的法国也把目光瞄向南方大陆,在亚洲经营几个世纪的荷兰也一直在扩展亚洲的势力范围。18世纪末,英国人口增长迅速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再加上澳大利亚具有有力的战略位置,能够为英国向亚太地区扩张提供战略保障。工业革命后的自由竞争使得英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是英国发展方向由西方向东方转移,此时大量人口移民到澳大利亚。因英国移民的到来,在澳大利亚所发生的几乎是在北美的重演。英国人用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将这片土地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摘编自仲凌维《英国海外移民的早期状况研究

——以英国向北美和澳大利亚长期移民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19世纪初推动英国向澳大利亚移民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 世纪末 19世纪初英国向澳大利亚移民的影响。
2024-05-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早期的卢德运动到规模宏大的宪章运动,“回归过去”是大部分工人阶级的真实愿望。宪章运动失败后的十年是一个宁静时期。和工业革命的早期年代不同,1848年后国家繁荣的一个惊人特色是收入的增加几乎遍及所有阶级。18511886年,工人工资平均上涨30%,特别是技术工人阶层,生活水平提高更快。经济的繁荣和宪章运动失败后的幻灭感使大部分工人阶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远离了政治斗争。正是在这段时间,工会斗争开始成为英国工人运动的主流,工联主义思想在英国工人运动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这一时期,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熟练工人开始致力于稳固的工会建设。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工人阶级的政治活动开始出现明显的复苏。1867年议会改革是英国宪政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在当时的英国选民中,工人阶级已经占据了优势。

——摘编自宋晓东《英国工人阶级与第二次议会改革》

材料二   二战后,工会的权力一步步扩大。20世纪70年代末撒切尔上台之前,工会具有了在劳资冲突中普遍的法律豁免权。而在劳资谈判中,集体谈判制度为工会的地位提供了合法渠道,并且工会领袖可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发挥重要影响。这就使得英国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需要获取工会的支持和合作。在此背景下,撒切尔政府通过不断立法削弱工会力量。政府相继出台六套“工会改革方案”,并出台了两个《就业法》和一个《工会法》。面对工会的反抗,特别是1984年煤矿工人反对将煤矿业私有化的大罢工,撒切尔政府态度坚决,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此,英国工人运动及工会再无反抗实力。

——摘编自刘猛、张谦《英国新保守主义:撒切尔时代的国家治理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概述工业革命至19世纪6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撒切尔政府的工会改革。
2024-05-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在欧洲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认为:“19世纪是个尊重事实的伟大时代,历史学家的任务只在于‘如实地说明历史”。这句并不怎么深刻的格言却得到惊人的成功。历史学“得到惊人的成功”的时代条件是(       
A.西方资本主义急速发展与称霸世界B.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科学革命兴起
C.启蒙运动彻底摧毁教会的思想控制D.马克思唯物史观科学揭示历史规律
2024-05-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当前的历史研究中一些常用的词汇,如起源、发展、演进、进步、延续、变迁等,都包含着时间因素。历史研究者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牢牢地把握其研究对象的时间定位。历史学者也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楚,善于把历史过程编入一个井井有条的时间序列。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4-05-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所示是19世纪法国(天主教国家)部分年份的修女人数。法国修女人数的变化反映出(     
年份1808年1816年1825年1850年1861年1878年
人数(人)1234316011271916600090343127753
注:中世纪以来,欧洲修会掌握着主要教育资源,并广泛参与涉及教育、救济等社会服务工作中,修士(女)亦可从中获取一定报酬。
A.传统秩序与社会发展的相互调和B.宗教秩序主导法国的社会运转
C.工业化助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D.工业革命引发严峻的经济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至18世纪,英国的治安法官通过厘定工资表详细规定农业工人、工匠、仆人等劳工的最高或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英国在1650—1659年由治安法官颁布的厘定工资表数量为97份,1700—176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71份,1760—180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24份。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主义学说影响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社会保障体系破坏D.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10 . 1826年头三个月英国工业用棉的需求量,总计从1825年的平均每周12000包降为8000包。约克郡和兰开夏郡等工业中心,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工人生活状况日益贫困化。许多工厂实行非全日制用工,曼彻斯特的企业主决定再降低工资10%。这表明(       
A.英国无产阶级革命日渐成熟B.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
C.经济危机暴露了社会的弊端D.棉纺织业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