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

材料   


——摘编自《中国外交统计年鉴》


以图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变化的国际环境因素,并结合史实说明相关变化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德国大部分地区取缔了修道院,导致修道院图书馆消失,德国的宫廷、学校和城市等图书馆兴盛起来。宫廷图书馆部分是由于对知识的人文主义渴求建立的,部分是公爵们自己建立的;补充藏书直接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兴趣。启蒙运动影响下的大学图书馆是作为科研服务机构而设立的,它拥有精心选择的图书种类,并按专业分类排放,后期对所在地区的大众开放。19世纪中期,在人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德国很多城市产生公共图书馆。

——摘编自程舍《德国图书馆的发展源流》

材料二   《大公报》曾报道浙苏流通图书馆创办民众识字班、天津市隄头村第六图书馆举行妇女识字班、附设高级补习班等消息。河北省第三图书馆附设民众讲演所的时局宣讲受到热烈欢迎。图书馆学教育家王重民在《大公报》撰文称,“我国自从有了国立和公立的图书馆,善本书就渐渐由私家流入公家,在善本书的本身,由危险地带得了安全保障”。近代图书馆常在《大公报》中发布其出版物的征订广告,保留下大量书目记录,据学者统计,近代由图书馆出版的图书记录至少有1701条,涉及262所图书馆。山东省立图书馆成立之初即附设山东金石保存所,使图书馆兼具保藏金石文物与书籍之双重功能收藏古物17000余件。

——摘编自张建媛、邓玲《<大公报>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图书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德国图书馆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图书馆的特点。
2022-05-2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就1895年至1905年间40名湖南籍上层士绅的出路进行统计,其中始终在科场道路、书院执教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仅有5人。在剩下35人中,有13人曾赴日留学或考察,有18人在学堂工作,有2人从事新军或者警务,有7人曾参与公司创办。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学子从商,实业救国热情高涨
B.新式学堂建立,留学风气盛行
C.参与维新,政治革命箭在弦上
D.寻求变革,探索强国御侮之路
2021-05-21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出国留学的浪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学生赴美留学。其中最小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在120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摘编自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部分)

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留美幼童学生群1872年起4批共120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国初期:觉醒、救亡、革命阶段涌向日本的留学群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摘编自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留学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留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特色建党建军之路

材料一   1937年,曾参加中共一大的董必武回忆:“我们决定制定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宣言,但是,党的这个最早的文件,我们一份也没有了。”1956年,苏联把原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档案移交给中国。专家从中发现一份俄文本《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将其译成中文。董必武审阅后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材料”。

1960年,有学者在某论文附录中发现打印的英文本《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论文写于1924年,作者为中共一大代表。经对照,英文本纲领与俄文本内容基本相同,第10条内容后均缺少第11条的序号和内容。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研究中体现出的史料搜集和辨析的方法。(要求:“史料搜集”和“史料辨析”两方面各举一例。)

材料二   1929年,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主力撤离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会后,中国共产党人按照会议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不断推进党和军队的建设和发展……

——摘自古田会议纪念馆展览前言


材料三   1929年红四军党员成分的调查统计结果
分类比例
农民48%
工人23%
知识分子14%
小商人等其他成分15%

材料四   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主观主义纠正的方法:(一)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二)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

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

——摘自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


(2)“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对此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述全面,史论结合。)
6 . 下表是1984年体制改革前后部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情况的统计。由表可看出,当时体制改革的方向是
项目平均年龄(岁)大学教育比例(%)人员(数量)
时间
部长和副部长645838591000300
国务院厅和副厅局长5954355250002500

A.年轻化、知识化和精简机构B.知识化、红色化和革命化
C.年轻化、知识化和现代化D.年轻化、专业化和精简机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9年,英国政府为应付战争引起庞大的军费开支,首创个人所得税,也称“战时税”,1814年,个人所得税成为英国政府税收的一个永久税种,是英国税收收入的第一税种。长期以来,英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占英国总税收收入的30%以上,英国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包括个人免税额、高龄人口宽免额、已婚夫妻宽免额、儿童抚养宽免额、老人赡养宽免额、鳏寡、丧偶宽免额和盲人宽免额等多种形式。经过多年积累,英国的所得税法案已有19个部分,10万多字;对各个税制要素规定得具体详细,2015~2016年度,英国逐步取消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税率,对于储蓄收入不超过5000英镑的居民适用零税率。个人所得税是英国税制中的.核心税种,对英国的税收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卫桂玲《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作用和借鉴》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所得税深受英美等国的深刻影响,在免征额规定上,许多规定更是对外国法律条文的照搬。1898年至1899年,李鸿章和陈碧就倡议仿行西洋印花税,《申报》《东方杂志》等刊登了不少介绍所得税、印花税的西洋工商新税的文章。清末至民初,中国商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中国工业与商业的互动,催生了赋税制度的诸多变革据1913年至1925年北京政府中央军务费实支情况统计显示,1913年竟高达172747907元,占财政收入的41.8%,1914年占55.9%,军费比例逐年提高。晚清以降,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改良民主思潮推进的过程中,康有为税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制度引起了进步思想家的高度关注。此后,民国政府颁布相关法律,正式开收所得税。

——摘编自曾耀辉《民国时期所得税制研究》

材料三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征求意见,决定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继1980年以来的第七次修正,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现了从按个人到按家庭征税模式征收。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现综合征收,草案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等不正当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这次草案,还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居民最关切的专项附加扣除等。

——摘编自叶檀《中国个税制度史.上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民国时期个人所得税制度确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修订的历史意义。
8 . 据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统计:1906至1912年间,中国出现的新式学堂数量和入学学生人数均骤增近三倍,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
A.民族危机加剧激发了民族意识
B.选官制度变革切断了传统仕途
C.民主革命浪潮推动了思想解放
D.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9-11-12更新 | 668次组卷 | 34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