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一幅近代著名时事漫画,名为《时局图》漫画作者的目的在于
A.宣传了“师夷长技以制夷”B.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唤起民族觉醒
C.进行托古改制,维新变法D.号召民众进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漫画名为《G7国家上了美国的贼船》,该漫画意在说明(     
A.二战后,美国引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增长
B.美国在两极格局之下占据资本主义阵营经济的主导
C.美国加强对其他六国的经济管制
D.美国试图在经济组织中推行符合自身利益的战略意图
2023-05-25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是由阿拉伯人的本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东方的波斯文化、印度文化汇合而成的。在阿拔斯王朝建立的最初一百年间,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王朝统治者通过对早期文化发达地区的征服,深切感受到先进的科学文化对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具有重大作用。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发展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享有极大的学术自由。阿拉伯人认为,拥有丰富的学识是一个穆斯林最为荣耀的装饰,在这种尊重知识的信仰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阿拔斯王朝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兴起。百年翻译运动(约750-850年)是阿拉伯人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运动,在其结束以后,阿拉伯人在科学与文化上进入了独立发明和创造时期。

——摘编自陈字《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自由思想的发展和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 . 古代军队建设

材料一   (西周)被封者率本族人到封地后,首先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向面扩展。这种据点称为“国”,“国”以外称为“野”。国、野的居民称为国人、野人。前者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承担当兵作战的义务;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是井田制下的劳动者。

(秦汉)在郡县在籍男子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当兵。如汉代男子在23﹣56 岁之间,必须服兵役2年。汉武帝时还从熟悉胡、越情况的汉族、匈奴族平民中募兵,以应战争需要。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二   官府经营贸易称回图贸易(简称回易)。在两宋时期,军队广泛从事回易活动。宋初,太祖特许将领在“所部州县,笼榷(指盐铁酒等商品专卖)之利悉与之,恣其回图贸易,免所过征税”。中央政府为军队回易广开绿灯最直接目的是补贴军费,但将领“名为赡军回易,而实役人以自利”。由于回易的普遍,大量士兵不参与训练,军中有“匠民、乐工、组绣、机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帅并以次官员占留手下,或五七百人,或千余人”,所制产品多为将领回易赢利。“诸军屠酷(指经商)城市,日夺官课,重载络绎,不税一钱”“且是挟朝廷之势,以争利于市井”。

——摘编自李洪《宋代军队回易述论》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到秦汉兵源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述宋代军队回易盛行的现象。
5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二十四孝图、岳母刺字图、苏武牧羊图、尉迟恭救主图、千里走单骑图、精卫填海图等。据此可知(     
A.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D.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
6 . 史学论文写作

论文是史学著述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撰写一篇论文的普遍步骤如下图所示。


某校历史小组在学习中,读到这样一段材料:“中国近代是一个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这种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

该小组构思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一论文主题,并拟定了部分提纲。

第一节 由盛转衰的清王朝

第二节

第三节 天国的悲喜剧

第四节 十二年之后

第五节 近代化的一小步——自强与求富

第六节 日本冲来了

第七节

第八节 庚子与辛丑

第九节 民变与革命——旧邦新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补充提纲中缺失的部分,并以提纲为基础写一篇小论文。
2023-05-25更新 | 45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颁布的新学制“癸卯学制”的结构示意图(高等教育部分)。据图可知,清末的高等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中的高等教育结构示意图(注:通儒院,即清代的研究生院)
A.以发展近代实业为宗旨B.彻底摒弃“中体西用”的思想
C.重视学生全面协调发展D.有利于推动社会择业观的改变
2023-10-09更新 | 387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一

               《燕然山铭》石刻

89年,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在燕然山南麓勒石记功,由随军出征的班固撰文,宣扬汉朝德威。2017年在蒙古国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班固《燕然山铭》。

材料二     范晔《后汉书》记载: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窦宪遣客刺杀畅,发觉,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大破单于。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1)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并分析材料一被发现的作用。

材料三     明初,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明成祖即位后,封授了一批首领,最高者为王和法王。洪武年间,设立了一些宣慰司、元帅府、万户府之类羁縻性机构,以当地首领任长官。不久将藏区的乌斯藏、朵甘两卫升为行都指挥使司,由设于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兼辖。在藏区沿边设立茶马司,储茶以易马。藏民经常以马匹、毛毡、毛缨等物至边地换取盐、茶、布匹,汉族商人亦多有深入藏区交易者。永乐时,开通了自雅州(今四川雅安)至乌斯藏的驿路,更为汉、藏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四


清朝疆域图(1820年)

接收了明朝的天下,循原有的统治方式,用汉制、汉官治汉人,从而形成了大清皇帝君临天下的体系。另一体系则是满蒙藏地区,即满洲大汗以喇嘛教为精神纽带,以婚姻为亲缘纽带,以盟会朝觐为仪式,以朝贡赏赐为交换,统治占当时中国区域三分之二的草原大汗国。满蒙藏事务统由理藩院、内务府及旗务系统管辖,直属于清廷皇帝,不归汉人体系的中央政府。


(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列举明清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材料五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口普查统计和民族识别,全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数的6%,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自然资源丰富。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格局。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必要性和重大作用。
9 . 以下是某朝形势图,该朝在①地区采取的措施(     
A.有效管理了西域地区B.保障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
C.迫使北匈奴西迁远方D.防范了蒙古对中原的袭扰
10 .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变迁图”的理解准确的有(     

①个税起征点的变迁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计划经济时代收入差距小没有征收的必要
③对调节个人收入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④起征点的不断提高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3-01-06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