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国际法大事记

1920年,国联成立。宗旨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

1945年4月,50个国家在旧金山召开会议,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主要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1945年12月,29个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同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64年,《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发表,“七十七国集团”由此得名。它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最大的经济组织。

1968年,美苏等59个国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1972年,75个国家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它被誉为“一部真正的海洋宪法”,改变了之前的海洋法只为少数大国服务的局面。

2016年,170多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协定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里程碑,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体现了中国智慧,开辟了全球气候治理新时代。

——摘编自刘松柏、何成刚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国际法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全球治理体系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帝国秩序、国联体系、联合国体系和后冷战秩序。

——曹亮亮《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联合国体系和后冷战秩序”阶段的全球治理体系。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十七日,康熙皇帝颁布了著名的“红票”,即写给教皇克莱蒙十一世的红色谕旨。其主要内容是向欧洲陈述一个事实:艾若瑟(注:意大利人,传教士)等人曾经奉旨去欧洲,沟通中国礼仪相关问题,虽有一些消息传回来,但一直未有正式文书寄回,所以不知道消息的真假。该谕旨以满文、汉文和拉丁文书写并刊刻,命广东官员发给欧洲来的商船,让他们带回欧洲。这最能说明(     )(最优试题)
A.清朝与罗马教廷有往来B.中西文化双向交流频繁
C.清政府主动与教会沟通D.康熙与传教士关系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晋书·慕容廆载记》:“廆以大棘城(注:前燕早期都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该史料可用作研究(     
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向往B.民族交融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人口迁徙与边疆地区封建化D.少数民族政权因俗而治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石峁遗址距今4300—3800年,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的三重石砌城垣构成,城址总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其规模远超年代相近的良渚、陶寺遗址。如此规模的城址,却坐落在年降雨量仅300多毫米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该区域属中国历史时期北方农牧交错带,石城规模与生态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有利于(     
A.理解不同民族交往的进步性B.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复杂性
C.分析农业生产兴起的地域性D.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5 . 濮院镇,北宋为一草市,高宗时曲阜濮氏扈从南下卜居于此,南宋时农桑、机杼之利“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遂置镇”;湖州新市镇,周围物产丰富,原有陆市,后交通为更为便利的水边新市取代,宋廷南渡,衣冠鳞集,继而建镇。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商品经济推动城镇发展B.移民对江南城镇的影响
C.交通运输对城镇的制约D.政治变革促进城镇出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称边疆为‘化外’,亦代表着文化的观点。所谓‘化外’,就是蛮荒未开化的区域。文化一词,本含有耕作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化,所以凡生产技术,尚未达到农耕阶段者,统称之为边疆。”“东南诸省,以海为界,本是国界,而并不被视为边疆;反之,甘青川康,地居腹心,而反被称为边疆。这明明不是指国界上的边疆,而是指文化上的边疆”;而“文化上的边疆,系指国内许多语言、风俗、信仰以及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言,所以亦是民族上的边疆”。

——汪洪亮《以文化之名: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中国式边疆”现代化的思考》

围绕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自拟与“边疆治理”相关的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分权制衡结构下的政府权威不足现象,从该体制诞生之日起就是如此。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事务日益复杂,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该体制的政治调控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日渐“力不从心”。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材料主要说明(     
A.国家干预曾使西方政治体制的弊端得到部分补救
B.分权与制衡不适合当今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
C.国家干预与资本主义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不相容
D.国家干预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全新阶段的标志
2024-05-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2007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访问非洲,在塞内加尔谢赫安塔迪奥普大学演讲时认为“非洲的悲剧在于非洲人从未真正进入历史”。这实际上反映了(     
A.非洲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B.非洲游离现代世界体系之外
C.非洲大陆的独立任重而道远D.非洲的历史贡献被有意忽视
2024-05-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有专家认为,唐代政府关于市场管理的制度,除了那些关于规范经营、整饬治安、征敛赋税等一般意义的内容之外“……与其说以唐制为代表的中古城市市场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市场,不如说它受当时城市性质的制约,不得不服从于城市作为行政中心与军事堡垒的本质要求所致”。该观点旨在说明唐代(     
A.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B.政府加强了城市管理
C.坊市制度逐渐被废除D.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
2024-05-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0 . 历史社同学在整理校史馆旧资料时,发现了一份民国时代政府公报命令残片:“大总统令兼代陆军总长周自齐呈核覆管理右翼五处事务副都统拟以成奎国順補禦防务請予准補等語应照准此令   大总统印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国务总理熊希龄 陆军总长周自齐”,决定用作研究《临时约法》的一手史料,它有助于解读《临时约法》的 (     

A.主权归属问题B.人民权利问题
C.权力制衡问题D.宪法性质问题
2024-05-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