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到16世纪末,欧洲人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据此可知,玉米的传入(     
A.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B.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C.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D.丰富了人们的粮食种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6年,清廷启动预备立宪两年后,公布了《宪政筹备九年清单》,分年列示1908~1916年预备立宪应办事宜,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政事务。清廷又谕令各部院制定本机构的九年清单,农工商部的共列128项,无一与宪政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       
A.新旧势力间的斗争影响改革成效B.中央集权走向式微
C.新政改革未能突破政治体制本身D.预备立宪不得民心
3 . 明朝洪武年间,在地方设三司,三司之一的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其为一省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督抚,督抚位高于布政使;到清朝,布政使仅为督抚僚属,专管一省财政和民政。这说明明清时期(       
A.地方行政权日益缩水B.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地方改革已无章可循D.中央随意干预地方政务
4 . 《明史•职官志》中提道:“巡抚之名,起于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永乐十九年(1421年),遣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即或停遣。”这说明“巡抚”初设时属于(  )
A.地方性军政长官B.临时性差使官员
C.德高望重的将领D.以位卑权重的御史
5 . 1944年彦涵创作了版画《村选大会》,描绘了当时的村选场景。这一作品可以用来研究(            
A.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B.“三三制”原则的贯彻
C.基层民主建设的早期探索D.农业合作社成立的场景
6 . 西汉诸侯国“相”的秩级统计
时期秩级(官员职位等级与俸禄待遇)
高祖时期天子之相与诸侯之相都可称“相国”
惠帝时期只有天子之相可称“相国”,诸侯之相只能称“丞相”
景帝时期诸侯之相下降到九卿之列,秩中二千石(比两千石高)
武帝及以后诸侯之相逐步与郡守同秩,降为二千石,位在郡守之后
表中诸侯国“相”的秩级变化反映出当时(       
A.丞相制度渐趋消亡B.行政层级愈发细密C.察举制度得到完善D.大一统国家逐步巩固
7 . 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行为旨在(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B.倡导民主与平等
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D.推动罗马法普及

8 .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认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横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这种观点认为迁都(       

A.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腐败B.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立国根基
C.不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丧失了保持民族特性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礼记》中对西周时周天子的祭礼和诸多礼仪有较详细的记载,如“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耕籍,所以教诸侯之养也;朝觐,所以教诸侯之臣也”。该记载体现了西周(     
A.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B.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
C.天子地位的至高无上D.祭祀程序的庄严隆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西周时,统治人才的选用注重区别内姓和外姓,“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还必须以“亲亲”“贵贵”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做到“亲不在外,羁不在内”。这说明西周(     
A.世家大族垄断政权B.权力分配基于血缘亲疏
C.统治集团把控选官D.贵族特权促进文化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