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遗址在二十世纪8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由于具备了“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这三个条件,故考古学家称之为“华夏第一村”。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00年发现于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距今11400多年,根据其年代、定居及与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被专家认定为中国最早的村落,号称“中国远古第一村”。2021年也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随着考古的深入,最新的“中国远古第一村”可能出现于距今15000年左右的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对以上的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史学研究应该以时间的久远作为事实结论
B.学者需借助考古发现及科学研究等认定事实
C.唯有考古发掘才能完全认识历史的真相
D.历史研究应以权威人士的认知为主要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朝初期,实行均田制,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租庸调制。这一做法(     
A.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B.减少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C.解决了封建土地兼并问题D.废除了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与唐朝不同,宋朝将外商贸易纳入系统的市舶管理体制之下,实行抽解和博买,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这说明宋代海洋政策的新变化是(     
A.营造四夷怀服B.开展朝贡贸易
C.鼓励对外交往D.获取贸易利益
2024-02-02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青海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他“逐渐构想出一个宏伟的二元帝国,将传统的‘天子’称号体现出的中国统治与对突厥的支配相结合,标志就是‘天可汗’的新头衔”。作出这一贡献的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24-02-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青海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2024-01-24更新 | 104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7 . 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
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
2024-01-24更新 | 151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由此可知(       
A.尚书台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B.汉成帝开始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C.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D.尚书仆射控制中朝威胁到皇权
2024-01-24更新 | 1383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书法源于实用的汉字书写,逐渐成为一门表现汉字形体美韵的书写艺术。下表为各时期汉字、书法发展概况。

时期汉字、书法发展概况
甲骨文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字
西周通行金文;晚期使用正体大篆
春秋战国使用小篆、鸟书、凤书、龙书、虫书等书体
统一使用小篆
隶书取代篆书,成为应用性书体;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已经出现
魏晋士族书家引领书法潮流,草书、行书、楷书流行
选官要求“楷书遒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名家,影响深远
北宋书法注重意趣;南宋书法受理学影响,信奉“心正则笔正”
书法呈现复古现象,以赵孟頫为代表
明初,朝野盛行“台阁体”;晚明,徐渭、董其昌等人的书法表现出个性解放意识
应科举需求,形成“馆阁体”书法;金石学大兴,碑派书法应运而生
民国有学者试图以拼音文字改造汉字;传统书法日渐衰落;1943年,书学研究会成立,致力于书法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国务院推行汉字简化方案;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后多次举办全国性书法展览,并通过学术、教育、国际交流等渠道,推动书法发展与普及

——摘编自丛文俊等《中国书法史》等

围绕“汉字、书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一主题,从表1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12-20更新 | 1376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     
A.海外商贸非常繁荣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C.江南集镇商贸兴盛D.南北民间贸易活跃
2023-12-20更新 | 2071次组卷 | 13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