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对法律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汉武帝确立儒学为正统并“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规范汉以来反映“以经注律”成果的律条内容并试图使之法典化。《唐律疏议》完成了“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并被封建后世奉为“楷模”。明清时期以注释律条为主要内容的律学成果,则大大提高了法典的司法实用性,提高了司法效率。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法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特别是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引进资产阶级法律,有力地推进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这种努力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

——摘编自袁敏殊《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法律权威,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法律的胜利实施。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国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摘编自杨宝成《新中国60年法律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2 . 在中国西北地区,出土了大量双翼马形象的隋唐织锦。专家认为,这种丝织艺术是通过粟特人经商、移民等途径将希腊的珀伽索斯文化传播到中古中国。这一观点可以佐证(     
A.希腊化时代的到来B.文化之间交流与互鉴
C.官营手工业的发达D.隋唐中外人口的迁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清末,东北地区的大豆及大豆制品在未建铁路时出口妣不多,1890年输出总值为白银37万两,自有了铁路后,大豆及大豆制品输出总值逐年增加,1900年达白银547万两,1910年达白银3669万两。这说明,铁路在当时(     
A.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B.改变了农业的产业布局
C.导致了传统农业的衰落D.丰富了出口货物的种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东亚地区的中国先民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和粟;南亚地区的居民则最早驯化了芋头;中南美洲的居民发现并种植了玉米等,他们都还驯养了猪、牛、羊等家畜。这些现象的出现(     
A.根源于国家的形成B.以私有制产生为前提
C.是城市兴起的基础D.发生于原始社会早期
5 . 所示为新中国几次重大的移民活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现代中国(     

时间

事由

移民人数

1957年

修建三门峡水库(河南)

约41万

1959年

修建兴安江水库(浙江、安徽)

约44万

1994年

修建三峡大坝(湖北、重庆)

113.18万

2003年

启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

22.4万

A.移民活动服务国家建设B.中部地区是主要移民区
C.移民活动均由政府主导D.经济交流助推移民搬迁
2023-05-15更新 | 134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中叶,英国流放到澳洲的犯人达到16.8万人。这些犯人在澳洲开垦了810公顷的土地,使得他们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并且从小麦和羊毛的生产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向澳洲的移民(     
A.优化了澳洲的族群结构B.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
C.加速了英国的圈地运动D.推动了澳洲的殖民开发
2023-05-15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以前,“广州旧俗,皆以竹茅为屋”,一场因战争引发的火灾曾造成上万人死亡,3000多户民众无家可归。唐初地方官员宋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此后,砖瓦房逐渐取代茅草屋成为广州民居主流。宋璟此举意在(     
A.保护当地生态环境B.促进中原文化传播
C.拓展城市商业空间D.维护当地社会秩序
8 . 一位墨西哥学者在论述当代拉丁美洲的文化时指出:“虽然人们已不再像20世纪初那样不加批判地抄袭法兰西的文学艺术时尚,但是种种‘波普艺术’和‘北方庞然大物’的消费模式的表现已深深地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这一观点体现了(     
A.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B.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
C.拉美文明的重大贡献D.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冲突
2023-05-10更新 | 1047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原则。拿破仑通过战争把这部法典带到了所有被征服的国家、地区,这有助于(     
A.巩固法国资产阶级统治B.摧毁欧洲旧的封建秩序
C.维护拿破仑的专制统治D.欧洲民主政体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大大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运距离。埃及不仅在修凿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与财力,政府还因举借英法外债走向财政破产,进而出卖国家主权;而英法控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则掌握着运河带来的高额利润。1882年,通过运河的船只中有80%是英国的,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称运河为大英帝国的动脉。苏伊士运河的修建(     
①使地中海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②引发了华夫脱党领导的民族运动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④加深西方列强对埃及的殖民侵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8更新 | 388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