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称边疆为‘化外’,亦代表着文化的观点。所谓‘化外’,就是蛮荒未开化的区域。文化一词,本含有耕作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化,所以凡生产技术,尚未达到农耕阶段者,统称之为边疆。”“东南诸省,以海为界,本是国界,而并不被视为边疆;反之,甘青川康,地居腹心,而反被称为边疆。这明明不是指国界上的边疆,而是指文化上的边疆”;而“文化上的边疆,系指国内许多语言、风俗、信仰以及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言,所以亦是民族上的边疆”。

——汪洪亮《以文化之名: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中国式边疆”现代化的思考》

围绕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自拟与“边疆治理”相关的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刘家和在《古代中国与世界》中指出,文化史上发展的连续性与文化遗产的继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文化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为遗产被后代所继承,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就有文化遗产的继承。但是,有文化遗产的继承却未必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中国古代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例如,中国古代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发生断裂现象,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篆书,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其全部发展过程体现文化发展连续性。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就“中华文明发展连续性”自拟论题,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不得抄袭材料中的案例。)
2024-01-22更新 | 318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战争国际法历程
1618164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VS天主教同盟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7931815年,法国VS反法同盟1815年维也纳体系
19141918年,三国同盟VS三国协约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
1923年,鲁尔危机1928年《非战公约》
1939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VS法西斯同盟1945年《联合国宪章》

材料二   传统国际法将战争看作是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合法手段。进入20世纪,这种传统观念逐步被否定。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要“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巴黎《非战公约》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明确表达了世界各国力求避免战争的共同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但国际法依然不断地受着挑战与考验。

——摘编自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等

结合材料一国际法的发展历程,以历史短文的形式证明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0-10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写道:“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制度的变革过程,是支配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规范和惯例的进步,并改善个人、组织与其外部环境,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各种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有更大提高。可见,制度创新在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运行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制度创新有助于政治观念更新,有助于政治结构合理化,有助于政治行为进步,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创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良性制度代替非良性制度,效率高的制度代替效率低的制度的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制度创新”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该民族的 各类成员,因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这种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文化又绝非凝固 高化石、僵破的模式、而是常与变、因与革、内与外相统一的有生命的机体。

——当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先秦至隋唐时期史实,评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可以是整体或任意部分 观点。(要求:态度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城市或地区举办重大赛事,都会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1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省会西安举行,开幕式包括序曲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3个篇章,展示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延安精神、新中国建立、科技兴国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城市或地区,围绕其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为该地重大赛事开幕式的筹办,拟定一个历史主题,举出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史实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提供至少三个相关的近现代历史史实,具体准确;说明完整清楚,观点正确)
2023-01-07更新 | 2227次组卷 | 13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不同的历史著作呈现出不同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希罗多德《历史》记述希波战争,涉及地中海、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大体是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古时代的西欧史学,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
伊本·赫勒敦《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尔人史》当时以最渊博的“世界史”著作之一,内容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诸国为主体。
加特勒尔《世界历史要览》受理性主义思潮影响的世界历史著作。
19世纪中叶 兰克《世界史》反映了西方殖民大国在世界上日益上升的支配地位。
20世纪初期汤因比《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看作是多种文明的生产和衰灭的历史,对欧洲中心论有所突破。
20世纪40年代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更注重不同时代世界各地区的共同形势以及各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世界通史》具有和西方同类编著相区别的明显特色。

古今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有着不同的认识,从上表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世界史”观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届普通高考模拟试卷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福利国家迅速发展,被各资本主义国家用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以保证社会经济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从而达到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这一方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黄金时期。但在70年代末,各福利国家遭遇了福利国家危机。无论法国、还是瑞典,优厚的社会福利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国家承担的福利开支随着经济的增速放缓而不断扩大,同时个人为了享受足够的福利也不得不拿出收入的较大比例来缴纳各种税费。从20世纪90年代起,福利国家开始了自身艰难的转型。既要搞经济,又要保福利,如何在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目前许多欧洲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卢广伟《京师读本系列·高中历史读本·必修2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紧扣材料及主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1-09-24更新 | 47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八所重点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这种耕作方式要求收麦与插秧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平原地区稻麦复种规模大于山区。南宋时,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高。

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

地区主要地形平均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苏州、湖州、常州、秀州平原104
温州、台州丘陵55
歙州、睦州山区30

——摘编自《中国通史》等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1-09-12更新 | 3677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一词,在古代是天命更易。在近代,政治革命通常意指:对于当时制度与秩序不满的人群,秉持一定的理念,由下而上发动群众力量,推翻统治者,建立新政权,而且随着新体制当权,通常还进行社会革命,改变社会价值,以贯彻掀起革命的理念。在近代世界,这种革命屡次出现,但以其重要性而言,当以美国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大革命及中国的革命,影响最为深远。

——摘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近代“政治革命”这一概念进行诠释。(说明:就材料中列出的近代革命中任选一国作为例证展开诠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