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划分依据及主要类型。

划分依据主要类型
社会性质和面临的革命任务殖民地争取政治独立,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宗主国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半殖民地的斗争矛头首先指向本国的封建王朝或独裁政府,进而打击其背后的帝国主义者
斗争方式、革命道路坚持武装斗争道路或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赢得革命胜利或民族独立;通过武装斗争与   政治谈判相结合的方式赢得独立;通过非暴力的和平发展道路赢得独立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为核心;以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领导力量的性质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由爱国的王公贵族和酋长领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国家,从表格所列举的四种划分依据中选择三种,说明该国家在这些划分依据中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在讲述历史的时候,能不能把某一时期的历史讲成一幅像手卷一样的图画,在这幅像《清明上河图》那样逐渐展开的图画里面,呈现出来的,不只是这个时期的大事,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特有的情况和气氛。把这个时代最具特点,与其他时代很不相同的地方,勾勒描绘出来。这样讲述历史的好处,是每一个时代都活泼鲜明,而又各不相同。

——摘编自张元《谈历史,话教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世界史上的一个时期,指出其主要特点,并围绕此一时期发生的至少两件大事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同时,荐举也成为日益普遍的选官方式。汉武帝时,正式设立察举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同时还在京师建立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学习儒家经典,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向各地派遣中正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并按等级授予官职;隋朝建立以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各级官吏一律由中央任免。隋炀帝即位后,除了不断诏令举荐(人才),还在文帝设立的“秀才”“明经”两科外,新设立了“进士”科。这样,开科考试在隋炀帝时就形成了层次不同、要求各异,由法令所规定的完整体系。

——选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请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时期,围绕选官制度的变化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20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因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市家

——清)赵翼

“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日)内藤湖南

“从前人们往往一提到汉朝、唐朝,就褒就捧:盛世治世:一讲到宋代,就贬就抑积贫积弱。”其实何止是“从前”,直至今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宋朝仍然被当成一个窝囊的王朝。然而,日本与欧美的汉学家对宋代却不客于赞美,评价非常之高。美国多所高校采用的历史教材《中国新史》,其中有一章的内容宣称“中国最伟大的朝代是北宋和南宋”。

——张邦炜教授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另选一个视角,提炼出一个关于宋朝的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不得重复材料中的观点。)
2024-05-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早期(1450年至1750年)是全球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历史的许多重大主题都在这个时期内出现并得到了发展。第一、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第二、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西欧变成了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力量;第三、全球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彼得·斯蒂恩等主编《世界文明史》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世界近代早期(1450年至1750年)历史重大主题的概括。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代早期的一个重大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可以用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提出新的主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5-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测评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各地经济发展颇不平衡。因此,经济区划便成为古代沿革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课题。《禹贡》早已肇始其端,将全国划分为九州五服,开始了全国经济区划的尝试。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方法,并依据多种因素进行划分,使经济区的研究日臻完善,经济区划实际上已定雏形。

——摘编自罗文《从〈禹贡〉〈货殖列传〉看古代经济区划研究》

划定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一个经济区,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划定的依据。(要求:经济区划定合理,史实具体,表述清晰,论证充分)
2024-04-05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课程内容为中国古代、近现代史。教科书以长城图片为封面。中国的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举世无双的物质奇观和精神财富,是长城精神“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请为统编其他册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一幅能反映其主题内容的图片或照片作为封面,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要求:教科书、封面选取图片或照片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3-3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都是为了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之不断裂”。而这正源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它包括但不限于5000年文明起点的中原龙山文化及其传承者夏商周早期文明的起点不断裂;皇帝祭祀及历代帝王祭祀的国家不断裂;中国人应有99%是炎黄子孙的国民不断裂;承袭黄河流域中游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及龙山文化的国土不断裂⋯⋯此外,还有玉龙神话、Y染色体及线粒体 DNA等考古学、神话学、遗传学证据。在这些文化基因中,最核心的当属以“中和”“多元一体”理念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认同。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选择两个不与材料重复的“文化基因”,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3-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其中的前三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的自身发展而言;后两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而言。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及其深远影响,正全面贯穿了这五个突出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家国观”“中国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天下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摘编自江林昌《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明的特性”提炼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可以就中华文明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阐释,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曾与顽固派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论战,论战的中心就涉及了中学与西学的问题。梁氏分析了科举制长期存在,被统治阶级固守不放的原因。其认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均把学而优则仕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科举考试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只要努力读书,通过八股考试,就能够获致高位,飞黄腾达。而由科举制产生的整个官僚体制则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根基,根基断,则统治不保,所以统治者们将其看作是守旧之命脉。但若科举不变,则有亡国的危险,所以梁启超对于废八股,变科举的态度十分坚决。

——摘编自张薪《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变革》

材料二   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学者开始大量地翻译和写作关于中国考试制度方面的书籍,潜心研究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运用的可行性。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等人相继都在他们的著作中一致赞扬中国的制度。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法国教育是以中国竞争的笔试为基础的,而以竞争考试实行文官制度的思想则来源于中国。不仅如此,在英国、西班牙等其它西方国家,学者们纷纷研究中国科举制的利弊,希望引入这一制度为本国的政府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孔杰《论科举制的西传历程》

近代中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任选一个立场,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阐明理由,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