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新青年》杂志报道了学者们对科学概念进行的不同解说,人文学科的学者倾向于通过对科学的性质进行描写来定义,而自然科学的学者在定义中兼顾了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成果等元素,显得更加严谨。《新青年》杂志报道学者对于科学的解说(     
A.说明中国全盘接受西方文化B.反映了中国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C.带动了中国科学的全面进步D.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具有两面性
2023-09-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西周已有公开的人口调查,还有专司人口统计的官吏。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统治阶级建立了严格登记户籍的“书社制度”、呈报户口及税收的“上计制度”,加强了人口管理。唐朝政治家杜佑认为治国理政需要掌握详细的人口数字,曾尝试多种方法统计人口,如根据食盐消费量估算进行。明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户贴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填写要求和规定,其调查项目之完备,在当时世界上实属罕见。

——摘编自董友涛《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史叙略》

材料二   1908年《预备立宪公会公报》介绍并讨论了日本东京的人口调查。1909年,清政府发布“宪政编查馆奏定统计表总例”,并公布民政和财政统计表式的详细解说。各地调查登记户口时,须核查登记外国人口、教民人口和每户的壮丁、学龄儿童。在此过程中,地方自治区域调查亦同时进行。

——摘编自李章鹏《清末中国的近代人口调查》

材料三   202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前六次相比,“七普”全面引入电子化方式进行登记,利用互联网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还利用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对普查进行核验比对。“七普”为了解全国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详细的分年龄人口信息,也为人口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摘编自张现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清末人口统计的目的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战略意义。
3 .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温州人项乔将明太祖“六谕”引入《项氏家训》。《项氏家训》共四十七条,前六条均是对“六谕”的诠释,内容则是“谨仿王公恕解说,参之俗习,附以己意”,但也添加了一些适应时代和地域的内容,并且更加口语化。这表明明代家训(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确立了理学的统治地位
C.凸显世俗教化治理功能D.注重迎合市民阶层需要
4 . 佛教传入之初,人们曾用道家学说来解释佛理,如用“无为”解说“涅槃”,用“大明”(取自《老子》“知常曰明”)译“般若”;用“度无极”(取自《老子》“复归于无极”)译“波罗蜜”。这一现象(     
A.出于“三教并行”的政策引导B.表明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C.说明佛教思想与道家思想同源D.推动了佛教思想在魏晋时期的官方化
2023-06-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初,法国思想家们对现实生活做了冷静的思考;国王的昏暴肩朽、宫廷的荒淫无耻、费族的骄奢淫逸……这就是法国的社会现实,他们开始调整自己的批判矛头:不仅要指向天主教,更要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新的批判,需要新的理论武器。17011703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法军被英军赶出尼德兰,引起全法震动,法国人认为英国取胜的秘诀是英国的自由。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年),统治阶级忙于改革财政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控制相对放松。于是,在法国出现了一股"学习英国热"

材料二   伏尔泰说:"我最先敢于用明显的语言向我国人民解说牛顿的发现。当我称赞洛克时,一个既反对我又反对他的浪潮就掀起来了。"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浸透了他对专制制度的强烈敌对情绪,但对于用何种政治制度去取代专制制度,却没有明确的结论。到英国后,通过考察英国政制,孟德斯鸠才找到了自己苦苦思索的理想政制——君主立宪制,他希望法国仿效之。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永清《法国启蒙思想家与英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初法国出现“学习英国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发现”的内容,并分析18世纪初英国文化的传播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先秦时期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中记载“大司徒”负责实行荒政和救济孤寡等;“遗人”具体负责日常及灾荒时的救济与施舍;《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了“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十有二曰除盗贼”等荒政措施.还规定了“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救济)”的救助措施;在为齐宣王解说周文王如何治理国家时.孟子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强调“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墨子主张通过利他和利我从而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特点。
2023-05-21更新 | 303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饶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对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文字的艺术性要高于实用性B.亚非欧文明总体比美洲文明先进
C.文明形态表现方式多种多样D.文字是早期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
2024-05-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解读最合理的是(     
历史现象历史背景
A魏晋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求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战乱频繁,生活物资匮乏
B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交融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国家颁行《唐本草》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伪劣医书泛滥
D晋代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空海来华佛教在东亚深入广泛传播
A.AB.BC.CD.D
9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上谕:“今三宝(浙江巡抚)办理此案,本章于昨日进呈,奏折于今日始到,竟系于拜具题本数日后,方行具折。缓急倒置,殊属不合。三宝简任封疆,已经数年,不应不晓事若此。着传旨申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奏折制避免了政治决策的失误B.题本是皇帝处置政务的主要依据
C.官员均可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D.中央已对文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2世纪中期,有阿拉伯地理学家指出,在摩加迪沙南边的布拉瓦,居民没有任何信仰,他们将地面突起的石柱视为神灵。但近年来的考古活动显示,这一区域存在大量的阿拉伯人墓葬,碑刻显示12世纪时该地区有许多穆斯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现代学者更加关注人种的迁徙B.文献记载受到作者信仰的干扰
C.阿拉伯帝国一度占领非洲东部D.考古发现有利于更新传统认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