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近代西方的能源与政治]

材料一   长时间段英荷美德四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势图

   

注:(1)各图案代表的能源种类以美国为准,即1为柴薪和木炭,2为水力和风力,3为煤炭,4为石油,5为天然气;(2)为便于统计,美国的风力和水力一类只包括水电部分;(3)相关数据按照1QuadrillionBTU=1055PJ的标准折算。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以英荷美德四国为中心》

材料二   一战前,石油主要是用来提炼煤油,其战略价值还未彻底开发出来。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还未形成正式的、规范的石油外交政策,其海外石油扩张的主体是标准石油公司,主要目标是争夺海外的石油市场。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盟友提供了80%的石油,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石油政策。一战后,出于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心,美国石油公司积极寻找并控制海外石油生产地,并寻求美国政府的帮助。1917年,威尔逊政府成立了一个由各大石油公司组成的石油战争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国内石油生产,确保石油供应,满足盟国的石油需求。这是石油公司们第一次明确地与美国政府合作。从此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重点由反垄断转变为相互合作,石油公司成为了美国政府进行石油外交的代表和助手。美国政府高举“门户开放”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石油公司向海外进军,并为其提供外交支持。此后,控制石油、确保石油供应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

——摘编自贾少林《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石油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英、荷、美、德四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转变。
2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2018-12-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统计,1840年中国GDP 居世界第一,却被一支只有 4000 人的英军打败;1890年,中国 GDP 约为当时日本的五倍,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北;1900 年中国 GDP仍居世界第三,却被八国联军攻陷。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中国近代战败的原因是
A.中国当时政治结构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C.中国当时经济结构落后
D.军事落后以及盲目自大
4 . 下表为有关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问题的部分数据(单位:亿市斤)。这表明中国古代(       
朝代粮食总产量口粮总量社会粮食总需求量
春秋战国205.39222.72247.4
秦汉591.4417.6464
魏晋南北朝415.8348386.8
隋唐889.82626.4696
宋辽金元1749.45835.21113.6
2385.8813921718.5
2340.9720882456
A.存在粮食安全问题B.传统农耕技术停滞
C.人口数量持续增长D.农业生产结构优化
2024-05-3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经过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基本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了市场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合机制,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可以全面、长期、持续地干预经济生活,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企业国有化,直接参与国家经济生活,更广泛地采用了通过税收、货币、收入、物价等政策和调节经济活动(间接影响)。各国加大了普惠式社会福利建设,更有部分国家以“福利国家”为奋斗目标。战后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成果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和支持,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使国家的教育职能全面扩大。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在从1978年到2016年的38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9.6%的增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2.3%提升至14.9%。“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

——张建平、沈博《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023-09-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的从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至武则天神龙元年户籍人口与国家实际控制人口变化整理的数据(按照每户一丁计算)。这可用于研究这一时期(     

太宗贞观十三年

高宗永徽三年

武则天神龙元年

(公元639年)

(公元652年)

(公元705年)

籍面人口/万户

300

约380

约615

实际控制人口/万户

300

约380

约430

籍面年增长率

1.85%

0.91%

实际年增长率

1.85%

0.23%

A.均田制遭到一定的破坏B.政府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C.农民赋税负担日益减轻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趋向崩溃
2023-08-26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某学者所做的1776~1910年清代人口平均关税统计图(单位:两/年)。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注:常税一般指国货出口关税,洋税一般指洋货进口关税。
A.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B.晚清外贸逆差的扩大
C.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恶果D.列强资本输出的剧增
8 . 如表是1917年和1919年《申报》涉及的国货广告数量的统计表(单位:则)。引起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1917年1919年
5月15日27
5月16日310
5月17日016
5月18日114
5月19日313
5月20日214
5月21日122
总计1296

A.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B.民族工业迎来发展春天
C.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D.报社采用新式营销手段
2022-08-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武汉,三年后武汉国民经济发生的巨变如图所示。此外,武汉国营工业产值比重由7.5%升至25.9%。对这些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A.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武汉工业总产值成倍增长
C.“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使得城镇职工收入上升
D.至1952年,武汉国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5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航程变化如下,以下数据说明,苏伊士运河的修建
起讫点绕好望角经苏伊士运河
伦敦——孟买17400km10100km
马赛——孟买16000km7400km
伦敦——新加坡18990km13350km
①大大缩短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程
②促进贸易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③有利于西方在东方的殖民侵略
④密切了西方与东方的经济联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