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7年,西班牙王宣颁布法律,发布国家铸币标准,开始在西班牙本土铸造比索银币。1550年,新的炼银技术——汞齐化法传入美洲,使得西班牙在西属关洲能够轻松冶炼出高纯度的白银、1579年,英国海盗头子德雷克捕获了一艘西班牙小型货船,船上有14箱比索和中国瓷器等。160年后,英国人在银币正面西班牙国王脖子的位子加盖英国乔治三世半身像小印裁、供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用,同时在国内流通。随着17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1788年英属新南威尔士州的建立,比索银币先后流入这些地区,西班牙比索银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流通。

——摘编自王晓利《西班牙比素银币的流通与世界贸易的形成》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铸造比索银币的背景,并归纳西班牙比索银元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3-05-06更新 | 23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源于边界争端、民族和宗教矛盾,同时也是两国力量的消长及各方领导人对力量对比做出错误估计的结果。战争爆发后,双方卷入了旷日持久的争斗,损失惨重,两国更加敌对与仇视。联合国出面调解两伊停火,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等都出面调停,但均未能说服两伊放弃战争。两伊战争使得海湾局势更加动荡紧张。阿拉伯国家出现新的组合。苏美在中东和海湾地区的争夺更为激烈与复杂。美苏都想趁机而入抢占有利的战略地位捞到更多的好处。在美苏的较量中,苏联拥有外交上的优势。苏联同伊拉克有友好条约,与伊朗保持外交关系。这样它可以施加自己的影响。苏联公开表态慎重,不指责任何一方,实际上在两伊之间搞平衡,两面讨好。苏联加强了同伊朗的联系,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开展经济合作,增加在伊朗工作的技术人员。苏联向伊拉克提供它所需要的武器。苏联利用中东局势谴责西方国家对该地区的渗透。美国相对而言处于劣势,但它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军事存在施加影响。美国在两伊战争中采取“中立"态度,并试图改善同两伊的关系,反对扩大战争,其主要目标是维护石油利益和遏制苏联的势力与影响,维护盟友的安全利益。

——据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两伊战争问题上美、苏立场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夫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恃也,则众力不足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资治通鉴》

材料三   (明朝政府)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

——《华夏货殖五千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商鞅重视农业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统治者抑制商业的措施和背景。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政府的哪些税收种类?试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和危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所接触的国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清“属国”,即“朝献之列国”,如朝鲜、缅甸等;第二类是“外国”,即“互市之群番”,如俄国、英国等。清朝与前者的外交是传统的宗藩体制下的古代外交,“属国”对清朝有朝贡的义务,受清朝敕封,使节自愿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清朝与后者的外交,属于近代外交,这些国家与中国交往,是为了取得贸易上的利益,它们不受清朝的“敕封”,使节要求“平等”相待。由于交通的限制,中国缺乏对世界其他重要文明的了解,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文化和地理中心。鸦片战争前中国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机构。

——摘编肖杨岩《清代前期外交研究》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在强大且持续的压力之下,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开始了艰难的转变。中国外交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以宗藩体制为中心的传统外交向以条约体系为核心的近代外交的转型。

——摘编自路遥《简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三   全球化带来全球问题,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在全球框架内进行,需要全球视野、全球意识和全球治理理念,这给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外交带来了新的挑战。全球治理的目标在于形成国家间、国家层面上的规范、组织和运作规程。对此,中国非常有必要以公共外交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讨论在理论与实践领域需要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了解新世纪面临的新型国际关系观念的塑造,以国际法治为代表的全球治理格局对我们的挑战,以及在公共外交的知识、人才、制度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和需要做出的努力。为达到善治的目标,就应当把法治视为全球治理一以贯之的原则。

——摘编自何志鹏《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交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近代外交发展缓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治理理念诞生的背景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2019-12-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收到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用品和稳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中共在抗战中所经历的一切,再清楚不过地印证了外力介入的作用。只不过仅仅有外力的作用还不够,没有当权的国民党始终坚持抵抗,只靠两三万地处穷乡僻壤、缺吃少穿、枪弹奇缺的中共军队,要想在痛争期间顺利恢复、发展和准备自己的力量,同样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没有毛泽东这样精明且决断力极强的领导人,共产党也一样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如果按照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多数领导人的意愿,以及共产国际“抗日高于一切”方针,把中共军队投入到作战中去,而不是按照他坚持的那样,把军队分散到敌后农村中去,最终的结果亦可想而知。

——摘编自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力介入”的典型表现与作用,简析抗战中共产党实力大增的原因。
2019-01-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名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逐步由二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逐步走向对立对峙的关系,直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阐述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材料二   1969年1月,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后,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外交课题,并采取切实措施缓和对中国的敌意,如允许美国学者、记者、—学家、国会议员到中国访问,允许美国人购买中国货,停止在台湾海峡的海军军舰巡航等。中国政府也做出了一些积极回应,如1971年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冲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摘编自俞正梁等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从中美关系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抗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缓和的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

8 . 材料     希特勒狂妄宣称,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他一生的目标,是纳粹党的基本思想。为此,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签订三国协定,矛头首先指向苏联。据统计,从1940年9月到1941年9月,德国军费开支就达601亿马克,占国家全部开支的70%。1940年12月,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提出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得到希特勒批准。该计划要求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用闪电战击溃苏联,并且规定对苏战争必须在6个月到12个月内结束,最迟不得超过1941年圣诞节。

                                                            ----摘编自张椿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进攻苏联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巴罗沙计划”破产的原因。
9 . 世界银行是联合国下属的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为了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其经济利益和领导地位,极力主张建立多边贸易体制,并希望借此取消许多国家实行的外汇管制和贸易体制。与此同时,英法等国希望通过建立国际金融机构以获得大量资金,从而为战后的经济重建提供保障。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成果就是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后来称为“世界银行”。
材料二但是在1948年后,欧洲各国主要依赖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来恢复战后经济。与此同时,随着大批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急需大量资金来发展本国经济,由于这些国家数量众多,所需资金巨大,因此迫切需要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开辟资金来源。在这种背景下,世界银行转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利率一般低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以上材料均摘自翟涛《世界银行的作用和局限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和欧洲主张成立世界银行的目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银行职能的变化及其原因。
2018-05-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平泉市七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练习卷
10 . 领导人的演讲或致辞能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们在刚刚完成的联邦政府体制的重大改革中,如果不是因虔诚的感恩而得到某种回报,如果不是谦卑地期待看过去有所预示的赐福的到来,那么,通过众多截然不同的集团的冷静思考和自愿赞同来完成改革,这种方式是不能与大多数政府的组建方式同日而语的。

一一美国总统华盛顿第一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一一杜鲁门的国会演说(1945年4月)


材料三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一一尼克松在堪萨斯域的演讲(1971年7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演讲的时间,并说明“刚刚完成的联邦政府体制的重大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演讲所反映的美国政策实质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演讲的背景,并归纳尼克松为迎接这种挑战在亚洲的战略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