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辉煌的古代希腊文明》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搜集到一些历史史实作为论据来论证各自观点,其中论据与观点不相符的同学是
观点论据
甲同学梭伦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将公民大会确定为最高权力机构
乙同学克里斯提尼确立雅典民主政治设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
丙同学伯利克里将雅典民主推向顶峰向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丁同学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A.丙同学
B.丁同学
C.甲同学
D.乙同学
2018-11-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泰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研究。

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于语类》

材料三: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材料四: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的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来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台湾人的国族认同”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狗去猪来”这句俗语很快在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流传开来,……试看当时《台湾文化》杂志的说明:“本省人把日本人叫做狗,因为日本人很凶恶的压迫本省人……。本省人起先很尊敬外省人,后来看透了一部分外省人的行为,有点像猪,因为猪是‘不洁不净’、‘光食而不做事’的动物,‘不洁不净’就是贪污……”在许多台湾人看来,狗虽然很凶狠且吵闹,但做条看门狗,还能发挥看家作用,然而猪却“只会吃而不会做事”。相比较而言,一部分台湾人失望之余甚至认为“狗”反而变得可爱起来,并开始怀念起日本人和日本的殖民统治。

——摘自刘凌斌《以台湾政治势力的记忆建构为中心》

材料二   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草案》。这份课纲最大特点在于完全采用了“同心圆史观”……于2006年秋天开始正式实施。


图由“两蒋”主政时期的“中华史观”(将台湾史置于中国史的架构内)到陈水扁时期的“同心圆史观”(同心圆历史课程架构将台湾本土史、中国史、世界史并列)。

——摘自关培凤、万佳《历史教育与国族认同: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课纲变迁研究》

材料三   2018年《海峡导报》报道了台湾地区某杂志对“台湾人国族认同”的民调数据,备受两岸学术界关注。



(1)提取材料一中与历史兴趣小组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并说明相关信息的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上述研究课题,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史料价值及其不足。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人的国族认同呈现混乱状态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4-02-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文明的冲突与交融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希波战争、罗马征服东地中海、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2023-01-05更新 | 417次组卷 | 9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②信徒皆为祭司
③用理性的武器扫荡一切权威       ④回到《圣经》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7 .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2019-12-03更新 | 83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民族危机与历史的变革】

某中学的历史学习小组在老师带领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对清朝晚期提炼出如下历史信息:

工业革命
俄国 1861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鸦片战争
西藏、新疆、台湾等边疆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及战后民族危机加深
三国干涉还辽
八国联军侵华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及发展
维新变法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通过以上信息分析,有些同学看到了中外历史的关联,有些同学看到了政治经济之间的互动,还有同学看到了晚清中国错失改革良机的遗憾教训。请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自 拟论题,运用相关的史实进行论证说明。
9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的学习主题是
A.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B.唐朝的制度革新和民族交融
C.辉煌的隋唐文化D.繁荣的隋唐经济
2022-05-31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10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一课后,用语言归纳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皇帝一人说了才算
②君臣关系如主奴关系
③法律严酷,视臣民如草芥
④用察举制选官,只凭品德取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