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历史上的革命】

材料   小明同学参加了以“历史上的革命”为主题的班级探究学习活动,他们搜集的材料目录如下:

名称时代影响
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约10000年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畜牧业开始产生
商业革命15世纪以后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科学革命16至17世纪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光荣革命17世纪英国成为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工业革命18世纪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文学革命20世纪开始使用白话文,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民族文化转型契机
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围绕“历史上的革命”,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述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等素材。由此可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交融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2023-06-01更新 | 165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铜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4)《三国演义》卷首语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23-01-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希波战争、罗马征服东地中海、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2023-01-05更新 | 395次组卷 | 95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煤与近代英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1700-1800年英国煤炭消费比例分配表

1700175017751800
家庭消费47.6%42.5%42.5%35.5%
工业消费39.2%39.6%42.4%50.5%

——摘编自马涛《英国煤炭工业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材料二


材料三   《笨拙》是一份英国讽刺与幽默周刊,历史上其刊登了几十幅有关伦敦雾的漫画作品。下图为1880年发表的《老煤王与雾魔》。



(1)根据材料一、二信息,概括该兴趣小组会得出什么结论,并加以说明。
(2)把材料三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是否有价值,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3)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2022-04-15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预测卷(重庆专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2019-04-25更新 | 7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2014学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以下是南开中学课外小组的讨论记录表,从史实中直接推断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兴趣小组记录表
选项史实结论
“橙子”同学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和天主教徒结婚。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中华”同学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深受法国《人权宣言》的影响。
“辅导”同学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有权提出法案并行使预算审查权。但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反映了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有为”同学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体现了君主派的政治诉求。

A.“橙子”同学B.“中华”同学C.“辅导”同学D.“有为”同学
2021-11-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2·湖北黄冈·一模
8 . 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材料   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主题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相关的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

——习近平


文明必须通过交融才能发展,没有交融就没有文明。……交融在文明的产生中很重要,在文明的发展中就更重要。

——学者钱乘旦


材料
孝文帝在位时,北魏统治面临着严峻考验。鲜卑族拓跋部以“塞外蛮族”进入中原汉族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落后的鲜卑统治方式与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之间的不和谐,使北魏内部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随着汉文化的熏陶渐染及对北魏政权面临形势的了解,加上冯太后的着意培养,孝文帝以高度的热情实行封建化改革。

——摘编自姚红艳《浅析孝文帝汉化改革态度确立的过程》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地得到更新:“师夷长技”的观念更新了“用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的观念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的观念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摘编自熊吕茂、建红英《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述评》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二者都是经济手段或调节方式,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曾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只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矛盾的加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被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所代替。特别是二战以后,一定的经济计划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经济手段。

——摘编自侯信义《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若干思考》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文明的碰撞,有的同学看到了文明的融合,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4-03更新 | 88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高一同学组成了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收集了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注:吐蕃松赞干布)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场礼恭甚......归国,自以其先未有(婚)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

——摘编自(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材料二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摘编自《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三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根据以上材料,拟定一个主题,任选一个史实从背景、概况和评价三个方面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王同学参加了以“历史的变革与延续”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变革,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延续,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12-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