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由如表数据可知(     
中国近代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农户数统计(1837年,1894年)
1837年1894年
产量(万市亩)260.5468.17
种植面积(万亩)521936.36
茶农户数(万户)130.25234.09
茶农人口(万人)651.351170.45
A.茶业在世界市场占据优势B.茶业生产仍是传统模式
C.茶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解体
2 . 下图示意1978—2019年我国乡村非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这反映出我国(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0)
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B.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
C.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D.城乡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2023-11-05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11月选择考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拜占庭帝国人口、军队、收入变化的数据统计,该数据可以用于论证(     
日期领土(百万
平方公里)
人口(百万人,
最接近50万)
收入(百万诺
米斯马,相当于
1/72磅纯金)
军队规模
(以千为单位的
士兵和水手)
3001.68 132%21.0 131%9.4 121%343 102%
4571.27 100%16.0 100%7.8 100%335 100%
5181.30 102%19.5 122%8.5 109%301 90%
5401.86 146%26.0 162%11.3 145%374 112%
5652.07 163%19.5 122%8.5 109%379 113%
6411.15 91%10.5 66%3.7 47%129 39%
6681.07 84%10.0 62%2.0 26%129 39%
7750.69 54%7.0 44%1.9 24%118 35%
A.西欧商品经济逐渐兴盛B.查士丁尼时代帝国扩张
C.天主教制约拜占庭发展D.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2023-10-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解读下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表
年份农村总产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值占比产值占比产值占比
1985392473233982.432188.236909.4
1995591753692562.41355222.9869814.7
20051752897923145.26240335.63365519.2
201037652614458538.415814242.07379919.6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农村统计年鉴》;单位:产值为亿元,占比为%。
A.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多元化B.农村产业结构完成升级
C.农业失去国民经济基础地位D.逐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2022-02-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社会惯有“好男不当兵”的观念。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因征兵问题在多地引发严重民怨,但根据地的状况却截然不同。下表是太行抗日根据地黎城县参军数据统计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年份民兵数
(人)
民兵参军数
(人)
其他参军数
(人)
民兵参军
比例
民兵参军占
参军人数比例
194116241021536.3%40.0%
1942200622617311.3%56.6%
194333062081696.3%55.2%
194439433131217.9%72.1%
1945515562323212.1%72.9%
A.国民党忽视政治动员B.国人思想觉悟的提高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中共抗战路线的感召
6 . 下表统计的是《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1951—1985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1951—1960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10.16.57.85.74.43.5
美国中央情报
局的估计
5.64.95.13.02.30.6
A.苏联经济始终呈现下滑态势B.苏联模式制约了战后经济发展
C.二战后的改革没有任何成效D.美方情报数据不具有参考价值
7 . 下表为中国古代粮食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知
秦汉隋唐宋辽金元明代清前期
粮食总量417.6亿斤626.4亿斤820亿斤1392亿斤2088亿斤
人均占有量985.75斤988.7斤1457.87斤1192.9斤780斤

A.农业经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B.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摇摆不定
C.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8 . 下表是1949年一1965年我国基础教育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年》)


关于该时期的教育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学习借鉴了苏联经验B.义务教育逐步普及
C.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D.基础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2021-0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9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对地方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帝国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路系统和官僚体系。……就秦朝的郡县制度来说,从考古发掘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发现,甚至最小的县城的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由秦帝国的中下级军官转任,中央的命令可以从上到下传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错。秦帝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地区是两横两直四条主干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外展开若干条辐射线。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效率很高,得到神经末梢回馈讯息的效率却有所不足。

——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衰》

材料二   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主要防范诸蒙古部落的叛乱,派驻许多蒙古骑兵团在河南江北行省、云南行省、四川行省来进行军事控制,而东南是天下财赋重地,行省设置为了搜刮财富进统治者囊中。秦汉唐宋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常以大江、大河作为政区的边界,元朝则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元朝以五事“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税平”作为对地方官的考核标准。

——摘编自《元朝行省制度及其渊源略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内建系统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施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有哪些特点?
2020-12-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1940年昆明地区已有机器厂11个、冶金工厂6个、电器工厂7个、化学工厂25个、纺织工厂18个、其他工厂13个;据1945年年初的数据统计,云南省经政府注册的工厂数比战前增长5.38倍,工业年均增长126.8%。当时云南省大力发展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A.缩小与东南地区的差距B.强化政府对商业的管控
C.均衡民族工业行业分布D.全力支援全民族的抗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