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如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不可以说明
A.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特权阶级B.科举制的录取比例极低
C.科举制有利于选官趋向公平化D.科举制有利于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2021-12-1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69—197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统计简表》。该表反映出
年份(年)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
建交国家数据495469878895103107110

A.中国在国际格局中占主导地位B.中国与西方国家矛盾逐渐消除
C.新兴国家力量得到发展D.中国国际影响逐步扩大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西方有关科技方面的数据统计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从中国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概述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所起的重大作用。
2020-12-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关于公元元年至1840年中外重大科技发明的统计。

年代世界重大科技发明(件)中国其他国家
数量占比数量占比
公元14004528621738
公元4011000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47219445396

请依据上表提供的数据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加以阐释论证,形成历史结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史论结合,表达清晰,书写规范整洁,自成一文。)
2021-01-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1943年国民政府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据此可知
工业部门国营经济私营经济
水电工业89%11%
冶炼工业90%10%
机器制造业73%27%
化学工业75%25%
饮食品工业23%77%
服饰品工业8%92%

A.日本入侵阻断了中国经济发展B.民族经济的举步维艰
C.全民抗战掀起了爱用国货热潮D.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
6 .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卷十二》中,对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这些数据反映出
时间1840—1895年1895—1911年1911—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
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
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
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不断增长
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2019-06-08更新 | 103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余万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军受到沉重打击
C.体现中日双方战略意图
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9 . 有资料显示,1872~1895年,官办或官商合办工业资本额占民族工业总资本额的64.56%,民营工业占33.01%,中外合办企业占2.43%。1896~1911年,上述数据分别为21.44%、57.88%、20.68%。这一变化反映(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B.晚清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洋务运动工业成就显著D.清末经济政策调整有一定成效
2024-01-20更新 | 70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5G机会》说,“人类经过6次信息革命,终于演进走向一个智能的时代。……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让信息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进行传输,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今天,我们已经站在第七次信息革命的临界点。第七次信息革命,智能互联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学习共同形成的新能力。”对材料中这两次信息革命解读正确的是(     
A.第六次信息革命催生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B.第六次信息革命基于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技术
C.第七次信息革命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
D.第七次信息革命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