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下图为玛雅人使用的花瓶上所绘的“玛雅算盘”图画。图中站在后方的官员命令坐着的男子对在当时作为贡品收纳而来的“贡品袋”的数量进行计算。这折射出,玛雅文明(     

A.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B.在数学领域取得一定成就
C.已建立起完备的赋税制度D.绘画艺术出现全新的风格

2 . 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埃及开罗博物馆,收藏着一件来自5000年前的文物,它就是著名的纳尔迈调色板。下表是关于纳尔迈调色板的相关介绍。这可用来论证,当时埃及(       

正面

纳尔迈佩戴象征上埃及的白色王冠,击打俯首称臣的下埃及统治者

荷鲁斯拉住拴在下埃及首领鼻子上的绳索,帮助纳尔迈完成统一大业

顶端

分别雕刻了两个代表哈托尔女神的母牛头,表示纳尔迈的王权得到女神护佑。牛头中间是书写着纳尔迈之名的王宫图标,图标上立着上埃及的保护神荷鲁斯神,意味着纳尔迈的权力来自荷鲁斯神

背面

纳尔迈佩戴下埃及的红色王冠,率领上埃及军队击败下埃及对手。两只象征上下埃及的长颈神兽交缠在一起
A.已经初步实现国家统一B.实行政教合一
C.深刻受到西亚文明影响D.社会等级森严
2024-04-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范宽的画作《溪山行旅图》中的雨点皴和刮铁皴(“皴”指的是中国画中对山石树木的一种表现技法)把黄土高原“土石不分”的自然现象完美地表现了出来;韩若拙画鸟,自嘴至尾皆有名称,并规定羽毛数目;李嵩的《花篮图》,各色鲜花花瓣的花蕊、细芯清晰可见,连花篮竹篾的各种织纹都一丝不苟。这体现出宋代(     
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得到显现B.国势衰微使绘画风格较为单一
C.文人对意境和笔墨情趣的追求D.“格物致知”理念对绘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由康熙下令编绘、乾隆时得以补全的地图,标出了清朝疆界:北到外兴安岭,西到帕米尔和后藏的阿里地区,东到库页岛,南到南海,空间上的点、面、线也由清帝国的军人、官吏、民众与城池、村镇所填充。这意味着当时(     
A.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B.绘图技术世界领先
C.边疆治理政策更加灵活D.民族交融持续加强
2023-11-0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摸底考)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也传入亚、非、欧等地。读《“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cha发音传播路线出现的时间早于tea发音传播路线
B.茶叶沿两大路线传播中均推动沿线国家文明的转型
C.不同传播路线主要受传播对象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D.“茶”字不同发音的传播主要由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
2023-07-10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图2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示意图

随着希腊半岛上城邦的不断涌现,岛上的人口密集起来。为缓解城内危机,城邦召开公民大会讨论移民远航。一切准备就绪,城邦组织船队,在首领的带领下,在目的地新建城邦(图1)与庙宇。随着时间的推移,母邦与新城邦间的关系有的日益亲近,有的日渐疏远甚至发生冲突。经过二百年的奋斗,希腊人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地,他们习惯性地把移民地的原住民视为“野蛮人”。背井离乡的希腊人和这些非希腊人共同生活,相互交易,平分领地,甚至通婚。只有少数城邦能够成功驱逐原住民,或者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

——摘编自陈燃《简明希腊史》

材料二   1502年,西班牙岛(今海地)正式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岛上土著的军事反抗被镇压。1539年,西班牙在古巴设立都督府,掌握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从1493年建立第一个殖民地起,西班牙人大约用了近一百年时间,建立起了北起北美大陆中部、南到南美大陆上的智利和阿根廷的超级殖民大帝国(图2)。在被征服过程中,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幸存者被赶到种植园劳动。为补充劳动力,16世纪开始西班牙从非洲大量输入黑奴。

——摘编自赵卓煜《西班牙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与西班牙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希腊与西班牙殖民扩张的影响。
8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台湾人的国族认同”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狗去猪来”这句俗语很快在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流传开来,……试看当时《台湾文化》杂志的说明:“本省人把日本人叫做狗,因为日本人很凶恶的压迫本省人……。本省人起先很尊敬外省人,后来看透了一部分外省人的行为,有点像猪,因为猪是‘不洁不净’、‘光食而不做事’的动物,‘不洁不净’就是贪污……”在许多台湾人看来,狗虽然很凶狠且吵闹,但做条看门狗,还能发挥看家作用,然而猪却“只会吃而不会做事”。相比较而言,一部分台湾人失望之余甚至认为“狗”反而变得可爱起来,并开始怀念起日本人和日本的殖民统治。

——摘自刘凌斌《以台湾政治势力的记忆建构为中心》

材料二   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草案》。这份课纲最大特点在于完全采用了“同心圆史观”……于2006年秋天开始正式实施。


图由“两蒋”主政时期的“中华史观”(将台湾史置于中国史的架构内)到陈水扁时期的“同心圆史观”(同心圆历史课程架构将台湾本土史、中国史、世界史并列)。

——摘自关培凤、万佳《历史教育与国族认同: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课纲变迁研究》

材料三   2018年《海峡导报》报道了台湾地区某杂志对“台湾人国族认同”的民调数据,备受两岸学术界关注。



(1)提取材料一中与历史兴趣小组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并说明相关信息的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上述研究课题,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史料价值及其不足。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人的国族认同呈现混乱状态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4-02-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迁的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处在急剧的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唐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首要标志。唐代的犁已由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曲辕犁结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调节犁锋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图1 隋朝“三省六部”制            图2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隋唐时期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如图为《汉西域诸国图》,该图是目前所见绘制时间最早的关于西域诸国及其交通的地图,由此可知汉朝(     
   
A.明确了对西藏地区的主权B.加强了和西北地区的联系
C.初步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发展了与东亚各国的贸易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