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一五计划时期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但一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下表为苏联1928-1932年一五计划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项目棉布毛呢砂糖
完成情况86%56%62%59%34%32%
按“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表格数据能说明的是(     
A.苏联国家建设的急切心态B.苏联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
C.经济危机冲击了苏联建设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4-02-23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世界上部分原居民在培育农作物方面做出的贡献。表格内容可说明(       

名称

地域

农作物

印第安人

美洲

马铃薯、玉米、花生等

班图人

西非

甜高粱、西瓜、棉花等

南亚人

南亚

芋头等

西亚人

西亚

大麦、小麦和豆类等

A.农作物的品种决定了文明形态B.古代美洲的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C.人类早期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D.农业是古代各地政权的经济基础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从1942年6月到1945年,天津政府共实施22次食物配给,下表反映了其中几次食物配给的情况。(     

配给时间

配给数量

配给价格(每斤)

配给标准

第5次配给(1943年1月)面粉20万袋,杂粮10万包,大米2万包,小米2万包,文化米8000袋面粉一等粉0.74元,二等粉0.6元,三等粉0.53元,大米1.1元,小米0.7元,文化米0.71元每户面粉25斤,杂粮50斤
第13次配给(1943年9月、10月)面粉20万袋,杂粮花生饼粉179万斤,荞麦粉2500袋,莜麦粉2000袋面粉1.75元,花生饼粉0.84元,荞麦粉1.22元,莜麦粉1.32元每人面粉4.5斤,杂粮1斤
第20次配给(1944年10月)面粉135535袋,小米28888袋,玉米23826袋面粉3.5元,小米2.93元,玉米粉2.73元每人面粉3斤4两,小米2斤11两,玉米粉半斤,共6斤7两
第22次配给(1945年1月及春节)玉米28087袋,谷子9781袋,黑豆13513袋,高粱14845袋,玉米粉18157袋玉米2.35元,谷子1.98元,黑豆2元,高粱2.75元,玉米粉2.793元每人玉米1斤1两,谷子1斤4两,黑豆1斤9两,高粱3斤2两,玉米粉7两,共杂粮7斤7两
表格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日本的战场局势渐趋恶化B.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C.解放区的经济秩序遭破坏D.美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4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某校学生对此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帮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战争的背景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

礼单一(部分):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气候架等,工业品有棉织品、钢铁制品,军事装备有毛瑟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部分):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等材料整理

二、历史的转折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条约名称签约时间签约背景(战争)历史意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材料三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该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

三、历史的反思

材料四 1843731日,美国公使顾盛来到中国,进呈皇帝的礼品有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但都被清朝官员视为“奇巧淫技”给谢绝了。186010月,英法军队闯入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标志着进步和文明的礼品,都原封未动地堆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1)材料中哪一个是英使进呈中国皇帝的礼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张礼单表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有何显著不同。
(2)完成材料二的表格。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大陆政策”在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主要表现。该行为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段材料对我们有何警示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是近代某一时期江苏省种植业结构变化表,据表格,可以得出
江苏省种植业结构变化表(节选)(单位:千市亩)
品种1914—19181924—19291931—1936
水稻248842917326636
油菜5853782
A.市场需求推动经济作物比重提高B.经济危机导致地方经济结构调整
C.民国时期江苏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油科作物取代粮食作物成为主体
2021-05-06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6 . 社会结构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政治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社会交往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绝对王权国家采纳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各国君主需要一批富于生气的新人来充当推行者,或者是由于王室国家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只得靠卖官鬻爵来弥补财政亏空,在欧洲各国都出现了一批出身市民和资产者的人士进入贵族阵营的现象。而一部分贵族转而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以获取较多的利润,出现了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趋势。至于在法律、政治和文化观念上彻底摧毁等级制度的任务,则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

——摘编自沈汉《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中古到20世纪》

材料二   新兴的工业家不但在经济特征上,而且在社会特征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家——手工工场主。被统治阶级的面貌也随着工业化进程被彻底改观。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所有的城市、乡村破产者忝列其中,从长远和整体利益来看,他们是一致的——需要共同反对资本对他们的经济剥削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三   19241970年英国财富在各部分人中的分配比例表

192419301951195619651970
上层1%57.7%40.9%31.9%28.2%
上层5%80.1%66.7%56.8%54.0%
上层10%87.9%77.6%70.3%65.4%
上层20%93.6%83.6%85.4%81.5%
下层80%6.4%16.4%14.6%18.5%
注:表格中百分比均指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摘引自鲁宾斯坦《英国的财富与不平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中世纪后期社会结构的新变动及成因。结合所学,写出1789年法国颁布的有利于“摧毁等级制度”的文献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兴的工业家”出现的根本推动力。19世纪中后期,为反对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分别是什么?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材料三的数据变化,并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评析。
2023-09-11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7 . 学生用表格梳理对比“秦始皇征服岭南”“康熙帝收复台湾”事件。下列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秦始皇征服岭南

康熙帝收复台湾

派蒙恬率军出征

派施琅率军出征

修筑灵渠进行沟通

筑城屯田进行管理

设郡管理

设省管理

使该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使得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A.①B.②C.③D.④
2023-08-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英国的海外贸易

1806年

1817年

贸易值

%

贸易值

%

北欧

16338

28.6

21885

27.5

南欧

5070

8.88

12629

15.87

亚洲

5692

9.96

10483

13.18

非洲

1549

2.71

854

1.07

北美洲

11894

20.83

12345

15.52

中、南美洲

16572

29.02

21367

28.86


对上述表格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B.英国与欧洲各地的贸易不断递增
C.拿破仑战争推动了贸易格局变化D.海外贸易使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2023-03-08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时训练】-【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某同学制作的历史探索与拓展表   

时间事件领导人
1947巴基斯坦独立真纳
1954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成立,领导民族解放军同法国殖民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本·贝拉
1959古巴革命,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卡斯特罗
埃及宣布从英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美国向巴拿马交接巴拿马运河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材料三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132问题探究

主题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材料四   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成功可归功于三点:一,它采取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二,对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之一。三,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世界公认。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来自欧美日等地7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

——《新加坡模式的崛起》

材料五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不会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往往与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关联。现今,我们应发展绿色工业,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可再生能源,用更少的资源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发展中国家模式的新探索》

材料六   二战后,东亚在实现高速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共同之处,国家努力保持发展中的较高程度的政治稳定,增强社会的内聚力制定维护主权与独立的工业化计划,采取保护民族经济政策,以强制的劳工政策调整公私的利益冲突,保证社会公平与福利等。在东亚的重新崛起中,儒家的“行仁政”的思想、家族本位思想与家族伦理秩序、重视教育与机会均等的教育思想扮演了有利于现代化的因素。甚至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儒教伦理”在东亚现代化中扮演的角色比新教伦理在欧洲所起的作用还要大。

——摘编自罗荣渠《东亚跨世纪的变革与重新崛起》

主题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材料七   20世纪60年代,虽然绝大多数非洲国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依附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单一外向型经济并未随着独立而从根本上改善。中心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速度快、程度高,而边缘地区资本积累的速度慢、程度低,这意味着,非洲的发展是建立在剥削自己之上的。宗主国控制着原材料价格,通过压低价格、转嫁危机使得非洲只能处于被剥削的依附状况。19741975年和19791982年,西方国家两次遭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西方国家在国际市场蓄意压低农矿产品价格,制造关税壁垒,限制非洲产品进入西方市场。1972年非洲用38吨剑麻或7吨棉花可换回一辆卡车,1980年用138吨剑麻或28吨棉花才可换回一辆卡车。独立后这种单一的外向型经济不仅没改善还被不断强化,与此同关让时非洲进一步贫困化。

——据马汉智等《非洲社会主义运动与当代非洲的道路选择》

材料八   全球化促使各国经济进一步相互依存,但其目前主要有利于发达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弱小经济和最不发达国家处境不利,其经济安全甚至主权正面临严重挑战。现行国际体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不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
(3)根据材料二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斗争的共同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就取得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殖民帝国迅速瓦解真如艾德礼所说是英国自愿放弃的结果吗?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
(5)根据材料四,指出新加坡崛起的两个重要因素。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有何新的探索?
(7)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东亚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
(8)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启示。
能力提升
(9)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新兴国家建立和发展的意义。
(10)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非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简析原因。
(11)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非洲发展道路谈谈你的认识。
历史纵横
(12)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并说明该如何应对。
2023-07-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1·纲要下册第21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会议地点意义
上海、嘉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共三大提出要建立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遵义会议遵义
中共七大延安
北京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四大北京


(1)根据材料一和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A、B的信息补充完整。
(2)在材料二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成,填写①—⑥的信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