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某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归纳出下列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是
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
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原因分封诸侯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
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唐朝由盛转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A.皇帝的个人素质是国家能否统一的决定因素
B.中央与地方始终是一种对立关系
C.必须削弱地方势力,强化中央集权
D.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2020-12-07更新 | 360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女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体现这一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得摘抄原文)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最早可能始于何时?是谁首倡的?
(3)依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方面措施有哪些?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农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披上一件法衣,成为了神父。“本来是只吃羊的狼,现在竞成了牧羊人”。而且声誉日增。他编造了一套神话,骗取了一个头脑简单的妇女,使她还以为蒙受天使的垂爱。但神父好计败露,成了过街老鼠。

——《十日谈——第四天,天使出丑》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
(2)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5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9-10-01更新 | 756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两幅有关秦朝和古希腊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   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自由、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材料三出自哪部法律文件?材料三反映了该文件的哪些核心内容?
(4)依据材料四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最突出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2019-10-11更新 | 485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②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③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A.中华民族的奋起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晚清政府的改革
D.近代的民主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全面实施后,农村富裕农民日益增多,到1927年大约有100万户。联共(布)领导人看待这一现象意见不一,担心市场发展会导致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增长。同时还要利用工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来加速工业建设资金的积累。1928年初,国家收购上来的粮食只有5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9万吨。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着手改革苏联的农村经济关系,主要是在推行集体承包的同时,广泛实行家庭承包和个人承包的形式,允许农民终身占有和继承土地,鼓励农户独立经营。但由于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左右,且多是无法到城市谋生的老弱妇孺,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收效甚微,农业发展的低迷状态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善,农民大失所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摘编自邓倩《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农业改革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推进农业集体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农业政策调整失败的教训。
10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妥协精神”。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孙夏冰《<临时约法>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二:(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 公正的立法精神。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临时约法》和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
(2)据材料一、二归纳《临时约法》缺乏“妥协精神”的表现与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了“妥协”的智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